ID: 24456003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部编版第15课《背影》课时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886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部编,15课,背影
  • cover
八年级语文上册新部编版第15课《背影》课时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 【甲】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塘!他_____,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_____;家庭suǒ屑便往往_____。 (节选自朱自清《背影》) 【乙】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至伤到我幼嫩的肌肤。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不再生产这种丝制的内衣。当父亲看着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是的,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叱责和不悦的表情。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母亲说 看到了还不打 哪儿有这样的人 “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 (节选自《父亲的画面》) 1.小文对上面【甲】段文字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对应的汉字不是很确定,请你查阅字典,帮助其完成。 情郁于中( ) suǒ( )屑 2.【甲】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3.根据上下文,将“触他之怒”“触目伤———“发之于外”分别填入文中横线上。 4.阅读两段文字,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立”为形容词,“流露”“发现”为动词。 B.“许多大事”“丝制的内衣”都属于偏正短语。 C.【乙】段画横线句子属于搭配不当的语病,应改为“在我的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叱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 D.【乙】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5.下列标点符号依次填入【乙】语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B.: “ 。 ? C.: “ ? ? ” D.: “ ? 。 ” 6.同学们准备从书法作品中搜集单字组成黑板报标题,对于“山”字的选择产生了争议。请你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A. B. C. D. 7.下列对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当时不理解父亲的自责) B.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表现了父子相互体谅和照顾,尤其是父亲对儿子的关怀) C.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认为自己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觉得满足) D.进去吧,里边没人。(表现了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 8.编辑组搜集到泰戈尔和他父亲相处的故事,但不小心打乱了部分语句的顺序,请你选出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 ①就这样,父子俩在那里度过了整整四个月。 ②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文、史、哲、艺等几乎无所不能。 ③白天他们徜徉于自然美景之间,晚上他则坐在星空下,听父亲讲天文知识。 ④泰戈尔年少时,父亲就带他去喜马拉雅山旅游。 ⑤这次旅游,泰戈尔和喜马拉雅山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留给他许多终生难忘的美好记忆,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⑥这与父亲对他的教育密不可分。父亲对他的教育概括起来说就是:潜移默化、身体力行。 A.②⑥④③①⑤ B.②⑥④①③⑤ C.④③①⑤②⑥ D.②④③①⑤⑥ 9.某班开展《背影》课本剧表演活动,下列舞台说明及有关人物的台词节选自同学改写的剧本,其中背离原作内容的一项是( ) A.场景“我”要去北京,父亲送“我”上车,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叮嘱“我”路上小心。 B.“我”(心里暗笑他的迂,无奈地说)爸爸,你走吧。 C.父亲(看了看车外)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D.父亲(动作)焦急地走到铁道边,探身下去,穿过铁道,灵活地爬上那边月台。 二、综合性学习 10.互联网时代让朱自清的经典散文《背影》以另一种形式传递得更远,感动了更多的读者。为此学校开展了以下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