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6724

浙江省嘉兴市五校联考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2230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浙江省,期中,答案,试题,语文,考试
  • cover
嘉兴市五校联考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检测日期:2025年11月  检测时长:120分钟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学校正在举行“寻找身边的美”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一、“山水之美”专题学习活动(17分) 阅读宣传册中与活动主题相关的句子,按要求完成任务。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晴川历历汉阳树,① ▲ ”,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② ▲ ,云生结海楼”,展现了江岸辽阔,天空高远之美;“③ ▲ ,④ ▲ ”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莺歌燕舞之美。山水映道,道法自然。“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⑤ ▲ ,窥谷忘反”,面对奇山幽谷,吴均心生弃尘俗之念;“⑥ ▲ ?松柏有本性”,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桢发出由衷赞叹;面对雄浑壮丽的塞外大漠,“⑦ ▲ ,⑧ ▲ ”,王维一扫心中抑郁,豪气顿生;面对奇山异水,陶弘景发出“自康乐以来,⑨ ▲ ”的感慨。 穿行山水间,他们逃离喧嚣,洗涤心灵,寻觅自我。人生得意时,他们走向山水,向一石一木笑谈自己心中的壮志豪情;仕途失意时,他们退隐江湖,山水就成了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感受自然之浩hàn( A ),感悟自我之渺小,于是,自然山水在文人笔下被点化成人文山水。 他们在【甲】 ▲ 山水,也在【乙】 ▲ 山水,【丙】 ▲ 山水。文人精神与山水之道紧密相连,彰显于那些妙手偶得的佳句中,juān( B )刻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千百年来无声无息地培育着中国人的价值追求。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A.浩hàn( ▲ ) B.juān( ▲ )刻 2.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塑造 成就 欣赏 B.欣赏 塑造 成就 C.欣赏 成就 塑造 3.请你在①至⑨空格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9分) 4. 小文搜集了几幅中国名山的山水对联,可惜被打乱了,请帮忙整理好顺序。(4分) 甲:临水开轩,四面云山皆入画 乙:山静水流开画景 丙:身比闲云,月影溪光堪证性 丁:水宽山远烟霞迥 A.心同流水,松声竹色共忘机 B.鸢飞鱼跃悟天机 C.凭栏远眺,万家烟火总关情 D.天淡云闲今古同 甲: ____▲_____ 乙:_____▲_____ 丙:___▲____ 丁:____▲_____ 二、“精神之美”文学阅读活动 (19分) ( 5. 右图式 是小语阅读《红星照耀中国》后,以 “ 领袖人物的精神之美 ” 为主题进行梳理的一份思维导图,有ABC三处尚未填出,请帮他们完成。(3分) )【阅读名著】 ( A: (姓名)_____ ▲ _____ B:(精神)_____ ▲ _____ C:(细节)_____ ▲ _____ ) 作者斯诺说这一本书“是我写的”,又说“也不是我写的”,你如何理解这种矛盾?(3分) 【阅读传记】 个人档案:陈望道,浙江义乌人,曾任复旦大学校长,是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翻译成中文的人,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凌冬不改清坚节 ———忆陈望道先生(节选) 胡奇光 从一九五七年反右到一九七六年“文革”结束,这二十年间,正是我国的多事之秋。复旦大学也不例外。老校长陈望道先生沉稳地应对风云变幻,坚守学术独立的正路。他像寒风中的翠竹,不改变那清明坚贞的气节。 (一) 我一九五七年进复旦求学。入学三个月,即听到先生的学术报告《怎样研究文法、修辞》。报告里,他大谈读书,在这反右斗争的情势下多少有点奇特吧。他说读书有快读、慢读之分。在讲到“慢读”时,他撤下稿子,看着我们,慢慢地说: “你读书,读到有一天,有一本书上的一两页字,叫你翻来覆去地读,读它一两个星期,到了那个时候,你可说是进步了!” 有这么神么?!我立即把这奇特的说法默诵两遍,储存在我的记忆里。 第二年,我拜读先生的学术著作《修辞学发凡》,真的被书中谈修辞同题旨和情境的那两页黏住了,翻来覆去地读那就不止一两个星期啰。 (二) 一九五八年教育革命中,大家讨论大学的培养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