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秋天的怀念 课后·知能演练 一、基础巩固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瘫痪(tān) 憎恨(zèng) 沉寂(jì) B. 侍弄(shì) 捶打(chuí) 絮叨(xù) C. 淡雅(yǎ) 创伤(chuàng) 豌豆(wān) D. 仿膳(shàn) 憔悴(jiáo) 恢复(huī) 2.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家的户口本不见了,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 最终还是没找着。 B.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 他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C. 试卷刚发下来, 我一看得了满分, 真是喜出望外。 D. 万千雪絮, 泼泼洒洒, 在空中交织着唯美的乐章, 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就这样悄悄地来了。 3. 对《秋天的怀念》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 “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 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 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 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 “平淡” 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4.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 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 B. 多壮观呀! 气魄雄伟的钱塘江大潮! C.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白古以来,中国人就用口耳相传的的方式,诉说着对深邃而神秘天空的向往。 D. 聊起最近读什么书或喜欢什么作品时,很少有人提到《聊斋志异》《红楼梦》《骆驼祥子》等文学经典,这种现象确实令人担忧。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 史铁生先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杰出作品以及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B. 读着《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母爱的无私与伟大感动。 C. 史铁生的作品《合欢树》大约有2000字左右,被收录在高二语文教材中。 D. 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二、课内品读 阅读《秋天的怀念》(节选),完成问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看望看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 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 "“你要是愿意,就明天 "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 烦不烦 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 你信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6. 母亲坚持让“我”看菊花的目的是( ) A.母亲喜欢花,可是“我”瘫痪后,她侍弄的花都死了。 B.秋天已经到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