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8064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442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黑龙江省,次月,答案,试题,政治,第二
    高三第二次月考试题 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24年2月9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龙肇新元———甲辰龙年新春文化展”上,把有着“中华第一龙”美誉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龙,从“古代中国”陈列中“请”到本次展览“C位”亮相。通过该文物可以推断出这一历史时期( ) ①人们从简单的采集变为主动生产 ②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 ③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④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国家事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7世纪和18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没有料到,他们制作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能使全世界的社会状态发生革命。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那样,“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和现代的世界市场,控制了商业,把所有的资本都变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货币制度得到发展)、资本集中。”这说明( )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③生产工具创新为生产关系变革提供重要条件 ④生产关系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和衡量尺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进行“第二次结合”,是因为( ) ①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深刻变化 ②中国共产党承担着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向我们党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 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亟待回答的重大课题。从“第二次结合”到吹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代号角,再到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接续探索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这表明,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 ) ①坚持自信自立,在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中走自己的路 ②强化战略思维,超越社会历史条件以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保持政治自觉,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 ④运用科学方法,努力消除社会主义进程中的各种矛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年,面对正义与邪恶的生死较量,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 ②中国梦同世界人民的梦息息相通 ③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争取民族独立 ④抗战胜利是中国梦实现的关键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将长久不变,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是基于( )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必须长期坚持 ②制度优势是中国的最大优势,集中体现了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③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有利于增强发展活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源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