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8104

第22课 《梦回繁华》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含答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206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答案,上册,八年级,学年,22课
  • cover
第22课 《梦回繁华》同步练习 2025-2026学年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一、基础达标题 (共40分) 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① 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在进入大道的岔道上,是众多仆从簇拥的轿乘队伍,从插满柳枝的轿顶可知是踏青扫墓归来的权贵。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涉的行旅。树木新发的枝芽,调节了画面的色彩和疏密,表现出北国早春的气息。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② 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热闹的街市中,……有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有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有问路的外乡游客,有听说书的街巷小儿,有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有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备。……画家利用树枝、河流、舟船等因素,巧妙地分割画面,使每段景色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构成一个长卷的整体。 (1) 选文第①段介绍了《清明上河图》画面的哪两个主要部分?请简要概括每个部分所描绘的内容。(4分) ① :_____ ②:_____ (2) 选文第②段从哪些方面表现了汴京街市的“繁华”与“热闹”?(4分) _____ (3) 结合选文,谈谈本文作为一篇介绍艺术作品的说明文,在语言上有何特点。(4分) _____ 2. 下列词语中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绢(juàn)本 驮(tuó)队 题跋(bá) 春寒料峭(qiào) B.漕(cáo)运 舳舻(zhú lú) 宏敞(chǎng) 摩肩接踵(zhǒng) C.遒劲(jìn) 城郭(guō) 岔(chà)道 络绎(yì)不绝 D.握篙(hāo) 枢(shū)纽 纤(qiàn)夫 长途跋(bá)涉 3.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田畴 簇拥 内忧外患 无所不备 B.岔道 宏敞 酒肆茶楼 士农工商 C.覆灭 翰林 细致入微 一应俱全 D.擅长 考订 无暇一顾 逆水行驶 4. 对下列句子中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峭……(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B.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孔道:通往某处必经的关口。) C.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舳舻相接:船只首尾衔接。) D.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摩肩接踵:肩并肩,脚碰脚。形容人多拥挤。) 5.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 B.除了京城繁华,市井生活安详之外,也许更值得玩味的是画卷背后隐藏的社会现实。 C.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所不备。 D.画面细节的刻画也十分真实,如桥梁的结构,车马的样式,人物的衣冠服饰,各有特色,互不雷同。 6.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清明上河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手卷形式,。。。。 ① 内容上大致分为三个段落:开卷为京城郊野的春光 ② 观看时边展开边收卷 ③ 中段是繁忙的汴河码头 ④ 后段为热闹的市区街道 A.②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② D. ②③①④ 7. 下列关于《梦回繁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清明上河图》为主要说明对象,详细介绍了这幅画作的创作背景、画面内容和艺术特色。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