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58173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审题立意 课件(共69张PPT)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418845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6届,高考,语文,复习,议论文,审题
  • cover
(课件网) 写作任务教学 议论文写作之 简单材料审题立意 导 一篇作文的形成过程: 审题立意 构思文章(列提纲) 组织语言 修改定稿 清代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审题是驭文之首术;立意是谋篇之大端,是一篇文章的根本。审题和立意直接关系到文章的选材、布局,乃至文章思想的深度,决定了文章的成败得失。 所以,在写作中,首先要学会仔细审题,精准立意。 一类 (20~16分) 二类 (15~11分) 三类 (10~6分) 四类 (5~0 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高考阅卷流程是这样的: 专家组确定阅卷标准,给出最佳立意、一般立意、沾边立意。 阅卷者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找观点句”,快速将作文“入类”,确定分数区间。 不是一类立意都算“偏题” 偏离题意的文章,总分不超过42分。 跑题的文章,总分不超过40分。 套作的文章,30分左右。 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 一、审题:要我写什么 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材料的含义,并确立与之相符的中心主旨。 简单的说就是明确命题者通过材料要我写什么, 确立基本的话题 。 考场作文能准确审题、正确立意,作文也就成功了一半。 审题=审材料+审引导语+审要求(文体、字数、类型(演讲稿、书信等) ①审材料,明确内涵 ②审引导语,明确任务 ③审要求,避免硬伤 二、立意:我要写什么 明确命题者要求之后,自己对要求进行理解并进一步阐发自己想写的观点,在基本框架里,确立我的观点。立意基本的要求是要“立”在题目或给定材料的范围之内,否则就是离题、偏题。在此前提下,立意应当具体、明确,不能大而化之,泛泛而论。一般而言,“审”得清楚,往往也就知道该“立”什么“意”了。 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材料)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引导语)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要求) 审材料 审引导语 审要求 ①断章取义,因小失大。 不能深入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意思和命题者的意图,随便以某个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句子为立足点就开始作文,造成偏题跑题。 ②只见现象,不见实质。 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材料,简单地从表面引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③忽视要求,抛却材料。 不重视对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读,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甚至完全抛弃材料,任意发挥,作文主旨与材料毫无关联甚至相悖。 3.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