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练习(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2024年3月20日,我国鹊桥二号中继卫星成功发射。这一新“鹊桥”将为嫦娥四号、 六号等探月任务提供地月间的中继通信支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航天与古代神话相辉映,“嫦娥”对应的是( ) A.探日工程 B.探月工程 C.火星探测 D。行星际探测 2.我国开展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 ①抢占宇宙资源②推动科技创新③探索生命起源④了解宇宙起源与演化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 下列不属于我国太空探索成就的是( ) A.2023年,“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B.2022年,“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 C.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D.1977年,“旅行者号”空间探测器成功发射 在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知经历了从“天圆地方”到“ 浑天说”的过程。近年来,中国在地球深部探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更是成为伸入地球内部的“望远镜”。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地球的形状是( ) A.圆柱体 B.长方体 C.球体 D。正方体 5.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阶段,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地球卫星影像 ②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 ③天圆地方 ④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④③②① D。②④①③ 6.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 A.1万千米 B.6371千米 C.4万千米 D。5.1亿千米 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 A.6371千米 B.4万千米 C.5.1亿千米 D。6378千米 假如给地球做一件外衣,大约需要多少布料( ) A.6371千米 B.4万亿平方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4万千米 2025年2月28日,一场罕见的天文奇观———七星连珠”震撼上演。太阳系中除地球外的七颗行星:土星、水星、海王星、金星、天王星、木星和火星,在天空中排列成近乎直线的状态,横跨大半个天空,张角达117°,吸引了全球天文爱好者的目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当出现七星连珠时,这七颗行星共同绕着_____做公转运动( ) A.地球 B.太阳 C.月球 D.北极星 10.在太阳系中,距太阳最近和最远的行星分别是( ) A.水星、天王星 B.火星、海王星 C.水星、海王星 D.地球、火星 11.出现七星连珠时,淮安市昼夜长短状况和变化趋势,描述正确的是( ) A.昼长夜短,昼渐长 B.昼短夜长,昼渐短 C.昼长夜短,昼渐短 D.昼短夜长,昼渐长 卫星发射中心是开展航天活动的主要场所,目前我国拥有四大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和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 卫星发射中心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大,更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 ) A.酒泉 B.文昌 C.太原 D.西昌 1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 ) A.北半球 B.东西半球分界线 C.南半球 D.无法判断 14.西昌位于五带中的(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寒带 D.北寒带 15.为摆脱地心引力,航天器必须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发射。下图示意正确飞行方向的是( ) A. B. C. D. 我国古人发明的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示不同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分别是( ) A.自东向西、一年 B.自东向西、一天 C.自西向东、一年 D.自西向东、一天 17.下列节气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的是( ) A.春分 B.夏至 C.冬至 D.秋分 18.造成二十四节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地球的形状 D.地球的大小 19.“二十四节气歌”对应的节气中,淮安市全为昼长夜短的一组是( ) A.春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