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白杨礼赞(第1课时) 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情感。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把握文章昂扬向上的情感。 教材、PPT课件 新课导入 为引导同学们更好地感受革命文学的魅力,传承红色精神,学校语文组计划开展“革命文学经典佳作”鉴赏活动。 众多革命文学作品中,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备受关注。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鉴赏员,请认真品鉴《白杨礼赞》,判断它是否称得上革命文学经典佳作。 新知探究 一、任务一:初赏·捕捉礼赞情感 过渡语:同学们,要判断《白杨礼赞》是否能跻身革命文学经典佳作之列,对文本进行初步赏析是必要的第一步。情感作为文学作品的核心与灵魂,《白杨礼赞》里“礼赞”情感的呈现更是解读这部作品的关键。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文本,去探寻其中真挚且热烈的礼赞之情,为后续准确判断作品的价值奠定基础。 【活动内容】 1.何为“礼赞” “礼”本意“敬神”。 礼赞:以最高级别,最崇敬的方式赞美。 白杨礼赞意思是以高度的敬意赞美白杨树。 2.谁在“礼赞” 介绍本文作者。 3.寻找“礼赞” ①浏览课文,找一找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第一部分(1段):直抒胸臆,点明题旨。 第二部分(2-4段):描写生长环境,引出白杨树。 第三部分(5-6段):描绘白杨树的外形,揭示其内在气质。 第四部分(7-8段):进一步赞美其内在气质,揭示象征意义。 第五部分(9段):照应开头,深化主旨。 ②找出文中直接礼赞白杨的语句,思考本文抒情线索是什么? 明确:“不平凡”“赞美”这些词语反复出现,贯穿全文,是本文的抒情线索,感情由浅入深,赞美越加强烈而真诚,使文章结构层次清晰,首尾呼应。 4.朗诵“礼赞” 请根据朗诵指导,齐读这些句子,体悟礼赞之情。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⑧白杨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⑨……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朗读指导:从“我赞美”到“我要高声赞美”,情感愈加炽烈;从“实在是不平凡”到“决不是平凡的”,语气愈加坚定真诚;从“那”到“这”,作者与树距离拉近,也越来越理解白杨树。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理解“何为礼赞”到知道“谁在礼赞”,再引导学生梳理课文层次、找出直接礼赞白杨的语句,进而把握“不平凡”“赞美”这一抒情线索,最后通过朗读体悟礼赞之情,以此让学生深入探寻文本中真挚热烈的礼赞情感,为后续判断《白杨礼赞》是否为革命文学经典佳作奠定基础。 二、任务二:细品·解读礼赞内涵 过渡语:通过任务一,我们捕捉到了文中真挚热烈的礼赞情感。而要判断《白杨礼赞》是否为革命文学经典佳作,仅知晓情感是不够的,还需深入探究礼赞背后的内涵。现在,就让我们精读文章,从不同角度剖析白杨树的“不平凡”之处,探寻其形象特点,进一步挖掘作品的深层价值。 【活动内容】 精读文章,说说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礼赞白杨树“不平凡”之处的,并用简洁凝练地语言概括其形象特点? 例: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_____(角度),从文中的“_____ (原句)句子,可以看出白杨树_____的形象特点。 学生小组合作,寻找相关段落。然后让学生相互讨论,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出示第2自然段。 教师小结:白杨树的不平凡体现在生长环境,从文中的“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些句子,“黄绿错综”写其色彩,“无边无垠”写其辽阔,“坦荡如砥”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