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4159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第1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课件(共79张PPT) 2026年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教材梳理(统编版)

日期:2025-11-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29571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梳理,教材,复习,一轮,思想政治
  • cover
(课件网)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1.1 引述宪法序言,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阐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半封建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 中国共产党 制度基础  体制保证 物质条件 制度保证 精神力量 目录 CONTENTS 03 课时作业 02 大题专讲 01 知识点 01 知识点 知识点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近代以前中国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 ①国际形势: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实现机器大生产。 ②国内形势:清政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 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中国社会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最基本依据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1)近代中国出现多重矛盾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中国社会矛盾呈现错综复杂的状况。 (2)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三种建国方案 项目 代表 政治主张 实践结果 第一种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 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第二种 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 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第三种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 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2.中国共产党 (1)诞生时间:1921年7月。 (2)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3)伟大意义:中国人民在斗争中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4)结论: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①思想基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重大成就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②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历史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2.过渡时期是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段时间。( ) 剖析: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正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剖析:过渡时期是指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