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68099

安徽省合肥市A10联盟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日期:2025-11-2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3次 大小:28051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安徽省,质量检测,解析,PDF,试题,政治
    2024级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质量检测 思想政治参考答案B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 题号 12345678910111213141516 答案 1.B该书围绕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展开,强调“哲学不是高高在上的学问,而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说明哲 学并不神秘,生活中处处都有哲学,①符合题意。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为具体科学发展提供世界 观和方法论指导,二者在研究对象和任务上有区别,认为哲学与具体科学并无不同的观,点错误,②排 除。哲学能为具体科学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是具体方法,③说法错误。为广大读者提供 了一把理解世界和探寻人生意义的钥匙。说明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的学说,④观点正确。 2.B通过考古测定化石年代,说明先有存在后有思维,没有存在就不会产生思维,①符合题意。思维依 赖于存在,存在不依赖于思维,正确的思维才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②说法错误。考古发现为探索 东亚现代人起源提供了重要材料,说明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③入选。考 古证明,存在决定思维,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④说法错误。 3.D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反对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神、天命或人 的主观精神。“天倾地裂乃是天帝震怒之兆,女娲补天实顺天命而行”,将天地异动归因于“天帝震 怒”,把“天命”当作世界的主宰,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①不符合题意。“人心不诚则天地失序,女 娲是为唤醒人心而以安天地”,认为“人心”决定天地秩序,将人的主观精神当作世界本原,属于 主观唯心主义,②不符合题意。“天地异动是自然现象,神话是对远古时代的歪曲反映”,先承认“天 地异动”是物质世界的自然现象,再指出神话的本质,坚持了“物质先于意识”,③属于唯物主义 观点,符合题意。“天地的‘倾裂’是物质世界的变化,并非由意识决定”,直接明确天地变化是物 质自身的运动,否定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④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符合题意。 4.C从派别上讲,哲学史上的对立和斗争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种,①错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 两种基本的发展。二者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②③正确。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处 于从属地位,既有唯物的辩证法,也有唯心的辩证法,④错误。 5.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体现的是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强调世界处于永恒的动态过程 中。“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事物在 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状态和特点,与题干“侧重事物运动变化”的核心哲理不同,①排除。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通过“落木”“长江”的动态景象,体现了自然事物的运 动变化,②与题干哲理一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以“沉舟”“病树”比喻旧 事物的衰退,“千帆”“万木”比喻新事物的蓬勃,借自然事物的交替暗示社会的变化发展,③与 题干哲理一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属于形而上学静止观,否认事物的运动 变化,④与题干哲理相反。 6.A电影内容基于731部队的真实罪行,符合“意识源于客观存在,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意识 的本质),①正确。电影以“警示世人”为目标,体现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自觉选择性(主观能动 性的表现),②正确。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③观点错误。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本身不能直接创造出符合目的的事物,④错误。 7.D联系具有普遍性,但不是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①观点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 以通过实践建立起人为事物的联系,②正确。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