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第二阶段作业(2025.11)政治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答题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管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后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是2024年“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之一。皇朝墩遗址距今约9300年至8000年,是长江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的生动缩影。据此可推断,皇朝墩遗址时期( ) ①处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②水利事业和耕作技术非常成熟 ③人类成功摆脱了蒙昧野蛮状态 ④人类生产结成了平等互助关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 2025年4月24日,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入选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泊所遗址是汉晋时期云南规模最大、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是滇文化的核心居址区,出土有“滇国相印”封泥、“益州太守章”封泥、简牍等重要遗物。河泊所遗址的发掘成果实证了西南边疆自古以来的国家认同,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历史叙事的重要范例。关于该遗址反映的社会生活描述正确的是( ) ①奴隶主剥削奴隶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 ②出现了封建制生产关系,铁制农具广泛使用 ③人们以采集天然食物生,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④存在着阶级之间的对立,劳动人民深受压迫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提出,资本主义制度是“新的奴役形式”,主张由实业家与学者掌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力,建立一个人人劳动、没有剥削的新社会。这一主张( )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与罪恶 ②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具有一定进步性 ③找到了消灭资本主义社会的强大力量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 恩格斯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高度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提到“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里的“两个发现”是指( ) ①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②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 ③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④阶级斗争理论,找到了变革社会的正确途径和方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辛亥革命后,具有政党性质的政团多达300余个,各种政治主张“你方唱罢我登场”,各种政治力量反复较量,但中国依然是山河破碎、积贫积弱,列强依然在中国横行霸道,中国人民依然生活在苦难和屈辱之中。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据此,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近代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②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④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要求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抗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