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育才高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 高二年级政治科第一次月考试卷 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民主革命时期,李大钊说,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说,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进入新时代,习近平说,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李大钊提出的以中华文明为主体的第三新文明是拯救世界危机的新方案 ②毛泽东提出在中国建立起一个以新社会制度为基础的新型国家文明形态 ③习近平提出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 ④各国历史发展进程的多样性是通过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统一性反映出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下图是2019-2023年我国GDP、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变化情况。据此可以推断出( ) ①我国能源消费格局日益优化,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呈逐年递减趋势 ②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双碳”行动的有序推进是取得上述成果的重要原因 ③部分年份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有小幅上升,并未改变节能降耗减排大趋势 ④GDP稳步增长与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降低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更可持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没有正当理由给予优待,即为特权;没有正当理由加以限制或增加负担,即为歧视。平等允许合理的差别。针对特定群体,应给与特殊的优待和保护,如法律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给予特殊的优待和保护。下列对上述观点评述正确的是( ) ①特定群体的优待和保护可以在宪法法律范围之外活动 ②给予特定群体优待和保护并不违背依法治国的原则 ③不同群体由于本身的特殊情况理应享受到特别的保护 ④有差别的主体之间在实质上可以得到真正同等的对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右图漫画《敬仰》(作者:孙宝欣)告诉我们( ) ①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 ②位置的变更会引起事物的质变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④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5.恩格斯说,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材料表明( ) 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 ③上层建筑的调整有时会滞后于经济基础 ④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受制于经济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科学越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越符合工人的利益和愿望。”对恩格斯这句话的正确认识是(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②哲学的阶级性妨碍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习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关系经济社会发展潜力和后劲。我们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构建经济与环境协同共进的地球家园。以上说法基于( ) ①违背自然规律会破坏规律的客观性 ②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 ③实践活动需尊重事物本身固有联系 ④适应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