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0005

第五章第二节 城镇与乡村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5次 大小:246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第五,格式,七年级,地理,2024,人教
  • cover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城镇与乡村》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地理 七年级 上册 -出卷网-:人民教育-出卷网- 素养目标 【综合思维】 1.能够通过AI工具分析数据、生成并对比图像,多角度阐述城镇化和乡村变化的表现、原因及影响。 2.能够运用辩证思维,评估城乡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区域认知】 利用AI增强的案例分析,理解不同区域城乡变化的共性与个性。 【人地协调观】 借助AI展示的特色景观保护案例与过度开发后果,认识保护城乡特色文化与自然景观的重要性,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地理实践力】 运用AI工具搜集地理信息、绘制理想家乡图景,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创意,提升信息处理与创新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利用AI技术直观感知并分析城镇与乡村在景观、人口、功能等方面的变化。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AI工具引导学生辩证地思考并尝试解决“发展与保护”的矛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 导入 多媒体展示:北京地铁线路图 教师提问:繁华市区为何保留‘村’‘庄’类地名? 教师演示:利用EarthTime,输入地名、时间关键词,呈现乡村到城镇的演变过程。 观察地图发现问题,观看AI动画,交流对地名演变的初步猜想,建立“城乡演变”的直观认知。 以生活化场景切入,用专业地理AI工具还原历史变迁,激发探究兴趣,为后续学习铺垫“城乡动态变化”的核心认知。 教学 过程 【主题一】 感 城乡变化 活动一:城镇的“生长” 1.引导学生将课件中的城镇化数据输入AI工具———Kimi Chat 。 2.提问: ①人口为何‘奔向’城市? ②随着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会发生什么变化? ③在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的当下,乡村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3.组织讨论。 活动二:北京的“年轮” 1.指导学生分组,使用AI工具———文心一格,生成不同年代的北京城市景观图。 2.引导从建筑、交通、绿地等方面对比分析,完成学习任务单。 1.操作AI,生成图表,分析城镇化趋势。 2.小组合作,生成并观察不同年代的北京AI图像,完成“城市变化分析表”。 让学生亲手将数据可视化、将抽象变化具象化,培养数据素养和空间对比分析能力。 【主题二】 谋 发展之道 活动三:才存村的“抉择” 1.利用AI工具———通义听悟,将有关“才存村蜕变”的文字材料生成音频,以向导的方式引领学生游览才存村。 提问:昔日的“破落乡村”是如何蜕变成如今的“美丽乡村”的? 2.组织学生分组,使用AI工具———Deepseek模拟两种不同的乡村发展路径。 3.引导学生对比AI生成的两个场景,总结乡村振兴的关键。 1.聆听案例。 2.小组使用AI,根据指定角色生成乡村发展的不同情景描述。 3.分享、对比并展开讨论。 将抽象的“影响”具体化、故事化。AI作为“决策模拟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辩证分析能力。 【主题三】 护 城乡之魂 多媒体展示:“过度开发古城”与“良好保护古村”对比图 1.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请分析传统村落的形成和布局,通常与当地怎样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源等)相适应? 2.过度开发可能会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哪些破坏? 3.讨论:如何用AI技术来保护和监测传统村落? (推荐:客流监控、数字复原等AI工具) 观察图片,感受冲击。开展头脑风暴,讨论并提出利用AI技术保护城乡特色的创新方案。 通过视觉对比引发情感共鸣,将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从理念落实到具体技术解决方案的构想中。 【主题四】 绘 家乡新篇 活动:作为“未来城市规划师”,使用AI绘制“20年后的理想家乡”。 1.提供思维支架和关键词范例(生态、生活、文化、经济)。 2.组织“家乡未来博览会”,引导学生展示并讲解作品。 1.小组讨论,确定设计理念和关键词。 2.使用AI绘图工具,生成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