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82774

【轻质减负】第25课《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5次 大小:2853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轻质,减负,25课,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周亚夫军细柳》教学设计 课型 概念课 二、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引导学生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要求,其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说明性文本,发现、欣赏、表达和交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热爱生活,感恩生活”。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区分事实与观点;能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把握信息之间的联系,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并“能运用文本信息解决具体问题”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说明性文章时,重在把握文本信息。学生要准确把握说明文的信息,需关注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三个方面的内容。 《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章通过写汉文帝巡视、慰问细柳军的场面,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严整、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2.教材解读 《周亚夫军细柳》 选自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属自读课文。文章主要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故事,刻画了周亚夫“治军严谨、刚 正不阿”的将军形象。课前有“阅读提示”,课下注释非常详细,课后的“思考探究”呼应“阅读提示”,为学生自读课文指明了方向。 三、学情分析 1.知识基础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知识,基本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理解文章大意的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指导、点拨为辅。 2.行为习惯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亲情既有依赖又有叛逆,本文能引发其情感共鸣,促进对亲情的深层思考。 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背景年代有隔阂,需教师引导搭建理解的桥梁。 3.关键能力 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发展的高峰期,表现在知识的抽象水平、思维能力、语言、自我反思能力及各种观念、原则的快速形成。他们能在教师引导下,有意性地开展课本的活动探究。 四、学习目标 基础性目标 1.我能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史记》无韵之离骚的语言特点。 拓展性目标 1.我能多角度分析周亚夫的形象,理解对比在塑造人物中的作用。 挑战性目标 1.我能理解周亚夫“真”精神的内涵,并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 五、实现路径 基础性目标 实现路径 1.学生结合注释小组,讨论合作疏通文意。 2.通过解决翻译中疑难问题,积累重点文言知识。 拓展性目标实现路径 1.学生通过细节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挑战性目标实现路径 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生活中的“真”精神。 六、课堂流程 流程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创设 导入新课 2分钟 ① 大型历史电视剧《大汉将军》剧准备组把《周亚夫》这一集交给我们班拍摄筹划。今天我们就来一起通过研究《史记》中的一篇《周亚夫军细柳》以此为剧本,完成三个任务,做好拍摄前的筹划。 ②明确活动任务及目标。 ①进入情景,明确活动任务。 ②齐读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任务一:读懂剧本,了解故事 10分钟 ①交流分分享:了解作者,文体知识等。 ②剧本朗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③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①根据分享知识,查阅补漏。 ②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③班内交流,解决疑问问题。 任务二:设计镜头,聚焦人物 15分钟 ①精选特写镜头。 ②分析人物及形象。 ①阅读课文,圈画出人物的言行。 ②小组合作交流,分析人物言行背后的人物品质。 任务三:拟写剧名,打响名气 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