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球的公转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因为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16世纪中叶,哥白尼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他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不断围绕太阳公转。 到底是天转还是地转?结合上图所示的大树四季变化思考为什么一年有四季的变化? 1.运用模型或软件,演示地球的公转运动,说出地球的公转方向、周期。(地理实践力) 2.结合实例,说出地球公转产生的主要自然现象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综合思维) [教材梳理]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8~9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定义: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1]太阳运动,这种运动叫作地球的[2]公转。 2.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是[3]自西向东。 3.周期:公转的周期为[4]一年。 二、昼夜长短的变化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0~11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原因:由于[5]地轴始终朝一个方向倾斜,随着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在[6]南、北回归线之间有规律地往返移动。 2.昼夜长短变化 (1)当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各纬度[7]昼长夜短;纬度越[8]高,昼越[9]长,夜越10短。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2)当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各纬度11昼短夜长;纬度越12高,昼越13短,夜越14长。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相反。 (3)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15昼夜等长。 三、四季更替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1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地球表面各地在一年中不同时间接受16阳光照射的情况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四、五带的划分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第12~13页,回答下列问题,并在课本相应位置做好标记。 1.原因: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且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南北移动,这使得地球表面不同纬度的地区获得的17太阳光热存在差异。人们根据18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2.表现:热带地区有阳光直射现象,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19多,终年20炎热。南寒带与北寒带地区阳光斜射厉害,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21少,终年22寒冷。南温带与北温带地区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比热带地区少,比寒带地区多,23四季变化较为明显。 [识图竞赛] 图2 [9]1011121314 图3 图4 (1)在图1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理解地球公转原理,在图1和图2中填出二分二至日的名称。 (2)理解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对昼夜长短的影响。图3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在图3中写出北半球的节气名称。 (3)了解地球上五带的划分,在图4中填写相对应内容。 【答案】(1)绘图略。 [1]春分 [2]夏至 [3]秋分 [4]冬至 [5]春分 [6]夏至 [7]秋分 [8]冬至 (2)[9]夏至 10冬至 11夏至 12冬至 13夏至 14冬至 (3)15北极圈 16北寒带 17北回归线 18北温带 19南回归线 20热带 21南极圈 22南温带 23南寒带 [点拨重点难点] 1.下图示意地球公转轨道中的位置(以北半球为例)。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下表示意四季更替(以北半球为例)。 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包括月份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2)下图示意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3)下图示意五带的划分。 (4)下表示意正午太阳高度及物影变化。 物影的变化 (以北回归线以 北地区为例) 一天之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物影长度最短 一年中,冬至日太阳高度最低,物影最长。冬至日至夏至日,物影由长变短;夏至日至冬至日,物影由短变长 [随堂试题检测] 知识点一 地球公转的方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