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2180

第1单元 第3课 趣探人机互动 教学设计+学习单 粤教版(2025)信息科技三年级

日期:2025-11-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0次 大小:26490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科技,信息,2025,教版,学习,教学设计
    (课件网) 学习单 1 活动1:交互模式 班级:3年__班 组别:_____ 讨论 交互方式都有什么? 思考与探究 2 活动2:校园植物探秘 1.选择喜欢的交互方式,在“□”中画“√”。 思考与探究 2.将探秘结果记录在“校园植物大探秘”记录单中。 学习单 班级:3年__班 组别:_____ 3 活动3:探秘活动分享会 1.以小组为单位,分享探秘成果,说一说运用了哪些交互方式,理由是什么 2.为了更好地发挥各种交互方式的优势,我们应怎样选择合适的交互方式 实践与探究 使用设备 所在地点 植物图片 植物特征 查询结果 与交互方式 叶片呈倒心形, 用手机扫描识别 教学楼前花坛 酢浆草 开黄色小花 物体《第3课 趣探人机互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选自2025年广东教育-出卷网-三年级信息科技教材第一单元“信息生活初体验”第3课,是本单元的核心实践课。教材以“校园植物探秘”为真实情境主线,串联“交互模式认知”“实践探秘”“分享交流”三个模块,符合2022年新版课标中“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理念。 教材内容编排循序渐进,先通过表格清晰呈现扫描、触屏、手写、语音四种常见交互方式及具体应用,再结合微视频直观展示夸克识图、豆包语音电话等实际案例,最后以实践活动和分享会落实知识应用,既注重基础认知,又强调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旨在帮助学生感受人机交互与生活、学习的紧密联系,初步建立数字化工具使用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小学中年级阶段,具备以下特点: 已有基础:日常频繁接触手机、平板电脑等数字设备,对触屏交互的点击、滑动等基础操作较为熟悉,部分学生有过扫描二维码、使用语音助手的零散体验,但缺乏对“人机交互”概念的系统认知。 认知特点:好奇心强,对“校园植物探秘”这类实践活动兴趣浓厚,具象思维占主导,抽象概括能力较弱,需要通过直观案例、动手操作帮助理解知识。 学习优势:乐于合作探究,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交流分享,具备初步的观察和记录能力,适合通过实践任务驱动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 潜在不足:在面对多种交互方式时,可能无法根据具体需求合理选择,且对交互方式的优势和适用场景缺乏深入思考。 教学目标及核心素养指向 1.能识别常见的人机交互方式,了解其具体应用场景,感知信息科技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作用,初步形成主动运用数字设备获取信息的意识。(信息意识) 2.在分析“校园植物探秘”任务需求的过程中,初步学会梳理不同交互方式的特点,能简单判断哪种交互方式更适合具体任务,培养初步的问题分析和方案选择能力。(信息意识、计算思维) 3.能根据探秘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交互方式,使用数字设备开展植物探秘活动,完成信息获取和记录,初步形成数字化学习的习惯,体验数字化工具带来的便利。(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在使用数字设备进行交互的过程中,遵守设备使用规范,爱护校园植物和数字设备,培养文明、安全使用信息科技的意识。(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常见人机交互方式的识别及具体应用。 结合“校园植物探秘”任务,选择恰当的交互方式开展实践活动。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任务需求,分析不同交互方式的优势,合理选择恰当的交互方式。 重难点设计原因: 这是本课的核心内容,教材围绕这两点展开编排,且符合课程标准中“能列举常见的与数字设备交互的方式和应用”“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交互方式”的要求。同时,这两点是学生后续开展数字化学习、提升信息素养的基础,只有掌握常见交互方式及其应用,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字设备解决问题,落实核心素养中信息意识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培养目标。 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较弱,对“优势”“适用场景”这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