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5505

5.6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追赶小明 课件(共24张PPT)+教学设计+导学单

日期:2025-11-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94次 大小:21849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4张,导学,教学设计,PPT,应用,课件
    (课件网) 第五章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 5.6 追赶小明 ①小彬坐车以40公里/小时的速度从家出发到学校需要3小时,那么小彬家到学校有_____公里。 ②如果小彬想用2小时的时间从家出发到学校,那么小彬需要的速度为____公里/小时。 ③如果小彬以8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从家出发到学校,那么需要用_____小时。 路程=速度×时间 60 1.5 120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01 新知导入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m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m/min的速度出发,5min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 立即以180m/min的速度去追小明。 追及问题 爸爸追上小明了吗?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02 新课探究 分析 家 学校 80m/min 小明走的路程=爸爸走的路程 等量关系: 5min 180m/min 怎么求爸爸追上小明的时间? 小明走的总时间-爸爸追的时间=5 min 解得 x = 4 (1)设爸爸追上小明用了x min 80×5+80x = 180x 因此,爸爸追上小明用了4min。 解: 小明: 爸爸: 80×5 80x 180x 根据题意得: 家 学校 追及点 补充: 速度差×时间=相距路程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180×4 1000 m ? 解: 180×4=720(m) 1000-720=280(m) 所以,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280 m。 (1)对于同向同时不同地的问题,如图所示,甲的行程-乙的行程=两出发地的距离; 甲、乙两人同向出发,甲追乙这类问题为追及问题: 对于行程问题,通常借助“线段图”来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甲出发地 乙出发地 追及地 乙的行程 甲的行程 归纳 03 知识讲解 (2)对于同向同地不同时的问题,如图所示,甲的行程=乙先走的路程+乙后走的路程. 注意:同向而行需找准始发时间和地点. 乙先走的路程 乙后走的路程 甲的行程 甲、乙出发地 追及地 变式1: 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m的学校上学。一天,小明以80m/min的速度出发,5min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去追小明,在校门口爸爸刚好追上小明。 问:爸爸用了多少时间?爸爸的速度是多少?在什么情况下爸爸追不上小明呢? 速度和×时间=相距路程 变式2: 小明每天下午放学要在17:30返回离学校1000m的家.一天,小明以80m/min的速度出发,由于下雨忘带雨伞.于是,爸爸立即以180m/min的速度去迎接小明,并且在途中相遇. 问:爸爸和小明相遇用了多长时间? 练习: 为参加学校篮球周活动,小彬和小明每天早晨坚持跑步锻炼,小彬每秒跑4米,小明每秒跑6米。 (1)如果他们站在百米跑道的两端同时相向起跑,那么几秒后两人相遇? (2)如果小明站在百米跑道的起点处,小彬站在他前面10米处,两人同时同向起跑,几秒后小明追上小彬? 甲、乙两人从相距18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已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时,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 相遇问题 分析 等量关系: 180千米 A B 甲 乙 15千米/时 45千米/时 甲的行程+乙的行程=A、B两地间的距离 同时出发 甲行的时间=乙行的时间 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 解:设经过 x 小时后甲、乙两人相遇。 由题意:15x+45x=180 解得x=3 答:经过3小时后两人相遇。 议一议 育红学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七(一)班的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km/h,七(二)班的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km/h。前队出发1h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km/h。 根据上面的事实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答。 问题1:后队追上前队用了多长时间? 问题2:后队追上前队时联络员行了多少路程? 问题3:联络员第一次追上前队时用了多长时间? 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