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6415

云南省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检测语文卷及答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0次 大小:4345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云南省,2025--2026,学年,七年级,学期,第三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云南省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检测卷 语 文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5个小题;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5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 云南文山,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徜(cháng)徉于历史的长河,古老的铜鼓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边陲,闪耀着智慧与艺术的光芒;烂漫的壮锦,似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着民族的风情与创造力;独特的坡芽歌书,像一首悠扬的情歌, 着先辈的故事与情感。它们是岁月沉淀的文化瑰宝,是融入文山儿女 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乡处处传古韵,文化繁花映文山。近年来,文山不断保护和挖掘本土历史文化遗产。广南县的壮族纸马舞,舞者们手持纸马道具,欢快跳跃,动作刚健有力又不失灵动轻盈,仿佛将古老的战争场景与民间传说生动演绎。其舞蹈动作、节奏和表演形式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传承中形成了 的艺术风格。丘北县的彝族弦子舞,舞者们拉着弦子,边弹边跳,舞步轻快,旋转自如,男女老少皆能参与,每年的火把节,广场上人生鼎沸,人们欢快地跳着弦子舞,这是彝族人民庆祝节日、表达欢乐的独特方式,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文山市的壮族三月三歌圩,青年男女精神抖擞(shǒu)对歌传情,歌声嘹亮,歌词富有生活智慧和浪漫情怀,这一传统节日 了壮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对美好生活的希冀(jì),也是民族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平台。 无论过去还是将来,文山的历史文化都将在时代的舞台上如花绽(zhàn)放。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徜(cháng) B. 冀(jì) C. 绽(zhàn) D. 擞(shǒu)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镶嵌 B. 人生鼎沸 C. 烂漫 D. 嘹亮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传授 血脉 别具匠心 彰显 B. 传授 血液 别具一格 刻画 C. 传唱 血脉 别具一格 彰显 D. 传唱 血液 别具匠心 刻画 4.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语病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序不当 B. 搭配不当 C. 成分残缺 D. 重复累赘 5.下列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来银杏不负秋,又是一年叶黄时。银杏,是秋末冬初大自然赐予昆明的一场金色浪漫。 。 。 。 。树下,人们漫步其中,或驻足拍照,或俯身拾叶,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感受别样的“杏”运。 ①耳边是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鼻息中弥漫着淡淡的银杏叶香 ②走在文林街上,脚下是落叶铺成的金黄地毯 ③似一只只金色蝴蝶翩翩起舞,层层叠叠、流金溢彩 ④抬头仰望,根根枝条向外伸展,片片叶子缀在上面 A.②①④③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①③④②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曹操笔下的“          ,       ———动静结合,辽阔而威严(曹操《观沧海》)。 (2)岑参所绘的“         ,        ———想象烘托,细腻而悠长,体现的是一份思乡的牵挂(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 ”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落幕的慨叹。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5分) 向阳中学的七年级(1)班正在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了帮助同学们更有效地阅读,请完成以下任务。 7.写一句古今中外有关读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