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496567

第一单元 地球 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 练习 (含答案)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海南)

日期:2025-11-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6015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地球,第一,复习,一轮,地理,中考
    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 基础对点练 考点一 地球的自转   (2024宿迁)地理学习离不开实践。某地理兴趣小组尝试利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据此完成1~3题。 1.同学们经过反复调整制作好的地球仪,正确的是( ) A B C D 2.用制作好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正确的操作是( ) A.地轴方向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北极上空看,顺时针拨动地球仪 C.面对赤道,从右向左拨动地球仪 D.从南极上空看,逆时针拨动地球仪 3.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五带形成 D.昼夜现象   (2025遂宁)日晷是古人通过观测日影记录时间的仪器,由晷针和晷面组成,晷针指向北极星。观察日晷照片,完成4~5题。 4.一天中,晷针投影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其原因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天气复杂多变 C.四季不断更替 D.太阳东升西落 5.一天中晷针投影最短的时间是( ) A.日出 B.上午 C.日落 D.正午 考点二 地球的公转   近年来,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再创新高。2024年4月25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石家庄的师生通过收看新闻联播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5月28日, 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任务。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图2为地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读图,完成6~7题。 6.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当日到航天员第一次出舱期间( ) A.石家庄的白天比黑夜短 B.地球正运转至②段 C.石家庄学生正午影子变长 D.石家庄白天越来越长 7.在地球示意图(图2)中,我们观察到( ) A.陆地多于海洋 B.A点正值傍晚 C.北极出现极夜 D.地球由B转向A   (2025株洲模拟)河南省登封观星台大约位于34°N,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每日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人们通过观察长堤上横梁影子的位置来判断季节。图1为观星台景观照片,图2示意某日观星台横梁影子位置。读图,完成8~10题。 图1 图2 8.根据观星台的纬度,可知该地( ) A.位于热带 B.位于北温带 C.有太阳直射现象 D.有极夜现象 9.每日正午,横梁的影子投在长堤上时,太阳位于观星台( ) A.正上方 B.东偏南 C.西偏南 D.正南方 10.导致一年中横梁影子位置不同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气候变化 D.昼夜长短变化 素养综合练   暑期,小明同学开启了飞越北极之旅。下图为北极上空俯视简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交替,正确的是( ) ①逆时针 ②顺时针 ③B点是早晨 ④B点是傍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小明写下了图中A点的经纬度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 A.(30°S,90°W) B.(30°N,90°E) C.(30°S,90°E) D.(30°N,90°W)   (2024徐州)一位摄影师在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拍摄了当地一年中每月同一天的日出方位。下图为根据该摄影师拍摄的照片绘制的日出方位变化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地1—6月日出方位的变化是( ) A.东南—东—东北 B.东北—东—东南 C.西南—西—西北 D.西北—西—西南 14.一年中日出方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自转运动 B.地球公转运动 C.观测位置变化 D.天气状况变化 15.(2025遂宁)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四川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为主题的实验活动。图1为地球绕太阳公转示意图,图2为北半球二分二至日昼夜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主题]演示地球公转与太阳直射点的运动。 图1 图2 [实验准备]地球仪、灯泡(代表太阳)、可升降支架。 [实验过程] (1)第一步:调节支架,使灯泡的高度和地球仪球心的高度保持 。 (2)第二步:打开电源,移动地球仪,使地球仪以 时针方向围绕“太阳”转动(移动过程中,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 [实验记录] (3)图中①处:“太阳”直射赤道,此时为春分。图中②处:地球仪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