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整合与提升(三) 概 念 导 图 主题1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比较 1.区别与联系 项目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发生范围 含叶绿体的植物细胞、蓝细菌等 所有活细胞 发生条件 在光下进行 时刻都进行 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物质联系 C:CO2(CH2O)丙酮酸CO2; O:H2OO2H2O; H:H2ONADPH(CH2O)NADHH2O 能量联系 2.NADH、NADPH和ATP的来源与去路 项目 来源 去路 NADPH 光合作用 光反应中水的光解 还原C3 NADH 有氧呼吸 第一、二阶段产生 用于第三阶段还原O2 ATP 光合作用 光反应阶段产生 主要用于暗反应 有氧呼吸 第一、二、三阶段均能产生,第三阶段产生的最多 作为能量“货币”,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主题2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因素及植物的“三率”曲线模型分析 1.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关系 (1)A点:只进行细胞呼吸。 (2)A~B段: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3)B点:为光补偿点,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4)B点以后: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5)C点: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 2.微观辨析真正(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关系(以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为例) (1)绿色植物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数值表示呼吸速率。 (2)绿色植物组织在有光的条件下,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同时进行,测得的数值表示净光合速率。 (3)(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用O2、CO2或葡萄糖的量表示如下: ①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实际测得的O2释放量+细胞呼吸消耗的O2量。 ②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实际测得的CO2吸收量+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 ③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量=葡萄糖的积累量(增重部分)+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 主题3 C3、C4和CAM植物及光系统、光呼吸 1.C3、C4和CAM植物 (1)C3途径:也称卡尔文循环,整个循环由RuBP(C5)与CO2的羧化开始到RuBP(C5)再生结束,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此类植物如小麦、水稻等。 (2)C4途径:如玉米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CO2被PEP羧化酶(被形象地称为“CO2泵”)整合到C4,随后C4进入维管束鞘细胞,释放出的CO2参与卡尔文循环。与C3植物相比,它提高了植物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过程如下图所示: (3)CAM途径:CAM植物夜间吸收CO2,CO2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结合,通过一系列反应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苹果酸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脱羧,放出CO2,CO2进入C3途径合成淀粉。常见于生活在高温干旱地区的植物,如仙人掌等,过程如下图所示: 2.光系统和电子传递链 (1)光系统的组成及作用 如图所示,光系统由光系统Ⅰ和光系统Ⅱ两个中心组成。光系统Ⅱ进行水的光解,产生氧气、H+和自由电子(e-),光系统Ⅰ主要是介导NADPH的产生。 (2)电子传递链与NADPH的合成 光反应时,光合色素将光能转化为电能,产生电子(e-)经过电子传递链,电子的最终受体物质是NADP+,从而合成NADPH,也可以简单地认为是2e-+NADP++H+―→NADPH。 (3)质子(H+)流与ATP的合成 质子(H+)流是类囊体腔侧质子(H+)浓度高于基质侧的浓度差,其形成依赖于水的光解和电子传递链传递的过程。ATP合酶利用质子流的能量来催化合成ATP。 3.光呼吸和Rubisco Rubisco是一种具有双功能的酶,能对C5(RuBP)进行羧化与氧化。二氧化碳和氧气竞争性与Rubisco结合,其关系如下图: (1)当CO2浓度高时,C5(RuBP)+CO22C3(3-磷酸甘油酸),进行卡尔文循环。 (2)当O2浓度高时,C5(RuBP)+O2C3(3-磷酸甘油酸)+C2(磷酸乙醇酸),其中C3进入卡尔文循环,而C2脱磷酸后离开叶绿体,进行光呼吸,经一系列变化生成CO2等。 [合 考 真 题] 1.(2024·广东1月合格考)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氧呼吸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B.无氧呼吸能生成少量的ATP C.有氧呼吸过程会生成水 D.肌细胞无氧呼吸会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