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0509

主题一 数与式 学案(含答案) 2026年中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考点解读(人教版)

日期:2025-11-24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8次 大小:5777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主题,数学,人教,解读,考点,复习
  • cover
对比维度 2022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5修订) 2011年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内容要求 1.有理数 (1)理解负数的意义;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方法. (3)理解乘方的意义. (4)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问题. 1.有理数 (1)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的含义(这里a表示有理数). (3)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 (4)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5)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 2.实数 (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知道实数由有理数和无理数组成,了解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能比较实数的大小. (3)能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4)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5)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完全平方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千以内完全立方数(及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计算平方根和立方根. (6)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7)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会按问题的要求进行简单的近似计算. (8)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实数 (1)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2)了解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会用立方运算求百以内整数(对应的负整数)的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3)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能求实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4)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5)了解近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会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6)了解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了解二次根式(根号下仅限于数)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会用它们进行有关的简单四则运算. 3.代数式 (1)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所需的公式. (3)会把具体数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 (4)了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包括在计算器上表示). (5)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多项式乘法仅限于一次式之间和一次式与二次式的乘法). (6)理解乘法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 (7)能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利用公式不超过二次)进行因式分解(指数为正整数). (8)了解分式和最简分式的概念,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能对简单的分式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9)了解代数推理. 3.代数式 (1)借助现实情境了解代数式,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2)能分析具体问题中的简单数量关系,并用代数式表示. (3)会求代数式的值;能根据特定的问题查阅资料,找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