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3543

【2025秋八上语文阶段测试】第4单元学业质量评价03(原卷版+解析版+ppt)(全国版河南等地适用)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49416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评价,等地,河南,全国,+ppt,解析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 八上语文第四单元学业质量评价 (全国版河南等地适用)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散文美在画面,美在韵律,美在情思。班级开展“多彩的散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小组成员写了一段文字总结本单元散文的特点,里面有一些字词拿不准,请你判断。(共4分) 本单元的散文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朱自清面对父亲的老①境(1分)(镜 境)颓唐,在满院狼藉中,簌簌落泪,父亲的坚忍慈爱给予了他温暖和安慰;倔强耸立在西北高原的白杨树,展现出其作为树中伟丈夫不折不②挠(1分)(饶 挠)的精神;个体有限的生命虽然最终会消逝在时间的深渊中,但整个宇宙的生命却永不凋谢;汪曾祺热爱生活,将生活中真实而美好的东西通过诗意的语言展现给读者……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怎么读?请你作出选择。(C)(2分) A.sù gěi qiáng   B.shù gěi qiáng    C.sù jǐ jiàng    D.shù jǐ jiàng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2.小语梳理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脉络,请你根据提示,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4分) 我国古代散文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散文逐渐勃兴,《左传》为其中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汉朝散文的品类更多,有政论散文《过秦论》、史传散文《史记》,又有骚体、大赋、小赋等,文质相生,异彩纷呈。受汉辞赋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散文注重辞采,转向骈化,代表作有庾信的《哀江南赋》等。但骈文逐渐变得过于追求形式,文风轻浮奢华,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唐宋时都掀起过反骈复古的古文运动,写法日益多元,提倡“文以载道”,到了宋代,散文成为与骈文对立的文章。宋代散文注重对社会、历史、自然、人生的理性思索。明清则延续唐宋散文传统,取材广泛,表现手法多样。 3.小文借助散文这一载体,寄托自己的情思,写了下面语段,但是其中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写在横线上,使其语意通顺。(3分) 我爱这翠竹④;③;①;②。它没有牡丹的娇艳富贵,没有玫瑰的浪漫多情,没有百合的清新高雅,可这又有何妨?它以自己独特的坚韧、顽强与高洁,在天地间独树一帜,难道这种坚守自我、努力生长的精神,不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敬仰吗? ①寒风萧瑟,它的枝叶依旧葱郁 ②大雪压枝,它的身躯依旧挺拔 ③烈日炙烤,它的翠绿不曾颓败 ④春寒料峭,它的嫩芽不曾畏缩 【解析】按“春夏秋冬”时间顺序可知答案为④③①②。 4.散文“文中有画”。小组同学想到了我们曾学过的散文诗《荷叶·母亲》,小文为此找了两张图片,请你从中选择一张作为配图,并说明理由。(3分) 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散漂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A  B 我选择B图。(1分)这首散文诗描绘了荷叶中间一朵莲花开满的景象,B图更符合这一描写,而A图中荷叶已经全部凋残,与散文诗内容不符。(2分) 5.小文寻找散文与古诗的共通之处,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其补充完整。(8分) “无可奈何花落去,①似曾相识燕归来。②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含着晏殊淡淡的伤春哀愁;“相顾无相识,③长歌怀采薇”(《野望》)表露出王绩归隐后的孤独抑郁,恰如散文情感蕴藉动人。“④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欧阳修《采桑子》)细微之处展现动景;“天接云涛连晓雾,⑤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瑰丽想象绘就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