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5313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5单元《好妈妈》教学设计(表格版)

日期:2025-11-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9次 大小:416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学设计,好妈妈,单元,一年级,下册,新教材
  • cover
《好妈妈》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花城版一年级下册第 5 单元《幸福的一家》 第 1 课时 ———《好妈妈》(唱歌课型)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材分析 《好妈妈》是花城版一年级下册《幸福的一家》单元的开篇唱歌课,歌曲采用 F 大调、2/4 拍、稍慢速度,情绪深情温暖。全曲由四个不规整乐句组成(前两乐句各 4 小节,后两乐句为 4 小节 + 补充乐句),旋律优美流畅、节奏简洁规整,附点节奏的运用赋予歌曲抒情韵味,易于低年级学生学唱。歌词以儿童视角展开,生动描绘了妈妈辛勤劳动的场景,直白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与感激之情,既贴近儿童生活情感,又蕴含感恩教育内涵,是落实 “情感表达” 与 “节奏把控” 的优质素材。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心与探索欲,偏爱情感真挚、贴近生活的歌曲,尤其对 “妈妈” 这一熟悉的情感载体兴趣浓厚。经过前序单元学习,他们已初步掌握基础节奏与简单演唱技巧,但对 “附点节奏” 的把控仍不熟练,音乐基础较为薄弱。该阶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易受外界干扰,需通过 “情感情境 + 游戏化教学” 激发共鸣、保持兴趣;模仿能力强、喜欢集体参与,适合通过 “听 - 感 - 唱 - 演” 一体化形式深化情感体验与节奏练习,在具象情感中理解音乐内涵。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感受歌曲稍慢、深情温暖的风格特点,体会旋律的抒情美与歌词的情感真挚美。 辨识歌曲中附点节奏的韵律感,理解其对表达 “感恩妈妈” 深情的表现力。 艺术表现 能以亲切、柔和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做到吐字清晰、情绪饱满,准确把握稍慢的速度。 初步掌握附点节奏的演唱技巧,做到 “长音稍延、短音利落”,准确把控歌曲节奏。 能通过肢体律动、声势动作等方式配合演唱,传递对妈妈的爱与感激之情。 创意实践 能小组合作,用肢体动作表现妈妈劳动的场景(如做饭、洗衣、梳头),配合歌曲情感进行表演。 能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设计简单伴奏(如沙锤轻摇表现温柔氛围,响板辅助附点节奏)。 文化理解 理解歌曲蕴含的感恩母爱、珍惜劳动成果的内涵,体会 “幸福的一家” 的情感内核。 通过学唱与实践,激发对妈妈的爱与感恩之情,培养家庭责任感与亲情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用亲切、柔和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准确把握深情温暖的情绪。 认识并掌握附点节奏,准确演唱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教学难点 精准把握附点节奏的韵律感,避免出现 “拖腔” 或 “抢拍” 问题。 用演唱与肢体动作真挚传递对妈妈的爱,实现情感与音乐的融合。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感导入 唤醒共鸣 1. 提问:“同学们,你们的妈妈每天都会为你们做什么呀?(如做饭、洗衣、辅导作业)” 2. 播放妈妈日常劳动场景图片 / 短片,引导感受:“妈妈每天都在为我们辛勤付出,是不是很辛苦?我们应该怎样表达对妈妈的爱呢?”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妈妈、表达爱意的歌曲 ———《好妈妈》”,板书课题并带领学生齐读。 1. 积极分享妈妈的日常付出,主动表达对妈妈的情感。 2. 观看图片 / 短片,感受妈妈的辛劳,产生情感共鸣。 3. 齐读课题,建立对歌曲的情感期待。 通过生活化提问与直观素材,唤醒学生对妈妈的情感记忆,激发感恩之心,自然引出教学主题,为歌曲情感表达铺垫基础。 二、师生互动 走进音乐(1)——— 聆听感受,初识歌曲 1. 首次聆听:播放歌曲音频,提问:“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速度是快是慢?歌词里唱到了妈妈的什么行为?” 2. 结合学生回答,明确歌曲 “稍慢、深情温暖” 的特点,带领学生用 “轻拍腿 - 稍停” 的动作感受附点节奏,再次聆听歌曲,提问:“歌曲里哪些地方的节奏感觉‘长一点、短一点’?” 3. 出示歌词,标注附点节奏关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