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8609

【新教材】花城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 6 单元《闪烁的小星》课堂教学设计(表格版)

日期:2025-11-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437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学设计,课堂,闪烁的小星,单元,二年级,上册
  • cover
《闪烁的小星》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花城版二年级上册第 6 单元《发现身边的音乐:高和低(五)》 第 1 课时 ———《闪烁的小星》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 教材分析 《闪烁的小星》是一首承载跨文化魅力的经典儿歌,其歌词源自 19 世纪英国女诗人简 泰勒的英文诗《小星星》,1835 年被配上法国童谣《Ah! Vous Dirai-je, Maman》的旋律后广泛流传,后经莫扎特改编为《小星星变奏曲》,成为全球儿童熟知的音乐作品。作为 “高和低” 单元的核心唱歌课,歌曲以星空为主题,传递出对自然的好奇与赞美之情,是培养学生音高感知的优质素材。歌曲采用 1=C 调、2/4 拍,中速柔和,情绪宁静活泼兼具,曲式结构为单二部曲式(ABA):A 段(1-8 小节)旋律平稳,音域集中在一个八度内,以级进和小跳进为主,节奏以四分音符、二分音符为主,营造出星空静谧的氛围;B 段(9-16 小节)融入切分节奏,音高有所提升,增加了音乐的动感与活泼性;回归 A 段后强化主题,形成 “宁静 - 活泼 - 宁静” 的情绪闭环。核心节奏型为 “× × | × - |”“×× ×× | × - |”,新增音 “4(fa)” 是单元音高学习的重点,英文歌词简洁押韵,易于传唱,兼具音乐性与语言学习价值。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星空主题和跨文化内容充满兴趣,具有较强的节奏感和模仿能力,能准确分辨宁静与活泼的音乐情绪,可跟随简单节奏拍手、跺脚。在演唱方面,他们能自然发声并完整演唱简短儿歌,但气息控制较弱,音准稳定性有待提高,对 B 段切分节奏的把握不够精准,对新增音 “4(fa)” 与 “3(mi)” 的音高差异感知不敏锐。识谱能力处于萌芽阶段,仅能认识简单音符,对 2/4 拍 “强弱强弱” 的韵律感需进一步强化,英文歌词的发音与演唱存在一定难度。课堂上乐于参与律动、表演等互动活动,但注意力易分散,持续专注时长较短,需借助情境化、游戏化的教学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对音高 “高和低” 的抽象概念理解需具象化辅助,在跨文化内容学习中需降低语言门槛,通过 “玩中学、唱中学” 深化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感受《闪烁的小星》2/4 拍中速柔和的情绪特点,辨别单二部曲式(ABA)“宁静 - 活泼 - 宁静” 的结构美感,体会切分节奏带来的韵律变化与音高阶梯的起伏美,感知跨文化儿歌明朗质朴的音乐风格。 体会歌曲中蕴含的对星空的好奇与赞美之情,提升对音乐节奏、音高变化(尤其是 “3(mi)-4(fa)”)的感知能力,培养对跨文化儿歌的审美兴趣。 艺术表现 能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中文或英文版本),做到音准基本正确、节奏稳定,重点掌握核心节奏型与切分节奏的演唱技巧,精准区分 “3(mi)” 与 “4(fa)” 的音高差异,把握 ABA 段的情绪转换与衔接。 能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演唱 A 段,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 B 段,结合星星闪烁、遨游星空的动作模仿配合演唱,做到 “唱 - 演” 同步,展现歌曲的静谧与灵动氛围。 能借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参与小组合作表演,增强艺术表现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克服英文演唱的胆怯心理。 创意实践 能小组合作,以《闪烁的小星》为基础进行简单创编,如结合星空的其他场景(如月亮、流星、云朵)创编新歌词,或用英文替换部分关键词,保持歌曲的节奏与旋律风格。 能设计贴合星空主题的舞蹈动作(如用手臂模拟星星闪烁、用脚步配合节奏踏步),或用打击乐器编配个性化节奏伴奏(如用三角铁表现星星的清脆闪烁),创意表达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 文化理解 了解《闪烁的小星》的跨文化背景(英国诗歌、法国旋律、莫扎特改编),知晓歌曲的历史演变过程,感受不同国家音乐文化的融合与共生。 通过学唱中英文版本、欣赏改编作品,体会儿歌作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