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09034

5.1.2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时练习题(含答案)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

日期:2025-11-27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2次 大小:2434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5.1.2,答案,生物学,八年级,人教,学年
  • cover
八年级生物上册新人教版第5.2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课时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表为四名同学制作的生态瓶,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生态瓶 ① ② ③ ④ 处理方式 在500毫升的容器中放入等量的水、4条健康的小鱼 河泥、光照 水草、光照 水草、河泥、光照 水草、河泥、遮光 A.生态瓶的容器可以选择不透明的广口瓶 B.水草的主要作用是点缀生态瓶 C.四个生态瓶中生物均能形成食物链 D.小鱼存活时间最长的是③号生态瓶 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⑤是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只有一条食物链 B.②是生产者,③、④是消费者 C.②→③→④构成一条食物链 D.图中②③④⑤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3.下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 B.②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呼吸作用 C.图中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甲 D.甲在碳循环中的作用是分解有机物 4.杜甫有诗云:“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未卜林塘幽”。浣花溪公园是成都有名的城市公园,某校同学对其进行调查后,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鱼和虾的种间关系只有捕食关系 B.虾的数量变化对鱼的数量没有影响 C.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白鹭 D.该食物网中植物含有的有机物数量最多 5.下图为长江武汉段四种生物数量的调查统计图,这些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此食物链的正确构成是( ) A.丁→甲→乙→丙 B.丙→甲→乙→丁 C.丁→丙→乙→甲 D.丁→乙→丙→甲 6.“立体养鱼”(科学混养不同食性的鱼类)能增加鱼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下图是某鱼塘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面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浮游植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B.能量可沿“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鲤鱼”流动 C.混养不同食性的鱼类可以提高鱼塘中资源的利用率 D.若混养食性差别较大的鱼类,可能会导致食物竞争 7.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鱼的骨架上,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蠕虫。这种蠕虫没有消化器官,它的附肢像树根一样伸入鲸鱼的骨髓里。蠕虫附肢里存在一些特殊的细菌,这些细菌能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有关上述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蠕虫和细菌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B.细菌与蠕虫的关系在生物学上属于寄生 C.鲸骨架→细菌→蠕虫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D.细菌和真菌属于海洋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8.学校开展“自制水族箱,饲养金鱼”的跨学科实践活动,某兴趣小组同学计划自制水族箱饲养金鱼,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制作水族箱的材料是透明的,便于观察 B.水族箱内的景观设计体现科学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水族箱内的水量以水族箱容积的3/4为宜 D.在饲养金鱼的过程中,频繁给金鱼投喂大量的食物 9.鸡、猪、人的粪便和玉米的秸秆通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照明和做饭,沼渣可以做肥料,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猪、人、鸡、玉米和沼气可构成生态系统 B.如果没有猪、人、鸡的参与,物质就不能循环 C.没有人的参与不会影响该系统的平衡状态 D.动物在此过程中促进了物质循环 10.如图是某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构成该食物网的五种生物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 B.图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D C.图中有4条食物链,最短的是A→B→E D.A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A 11.稻田养蟹可以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上表是对某稻田中部分生物消化腔中食物残渣的检测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食物种类 稻螟 稻飞虱 蜘蛛 河蟹 消化腔中食物 水稻、杂草 水稻、杂草 稻螟、稻飞虱 水稻、杂草、稻飞虱 A.蜘蛛和河蟹是捕食关系 B.水稻和杂草之间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