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村行① [唐]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②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③。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④。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其早年宦游期间,描绘春日行经南阳郊外村庄时所见所感。②娉娉:轻柔美好的样子。③茜(qiàn)裙女:“茜”指茜草,可作红色染料。“茜裙”即红裙,唐代少女常见服饰。④馈鸡黍:“黍”是黄米,代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春半”交代了村行的时间是春色烂漫的季节,“南阳西”交代了村行的地点。 B.诗歌“柔桑过村坞”,着一“过”字,境界全出,在动态中,柔桑生长的姿态和鲜嫩的特点,活灵活现。 C.诗歌尾句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给人以味觉上的享受,表现了农村的人情美。 D.诗人用“行”带动全篇,以诗人动态衬托人和景的静态,营造了静谧祥和的氛围。 2.学校科技节将举行“诗歌微视频创作大赛”,小郡同学结合此诗的中间两联拍摄视频,请帮助他完成拍摄脚本。 诗句 镜头运用 画面 背景声音 颔联 中景 垂柳摇曳,涟漪扩散 柳叶沙沙声、① 颈联 长镜头 牧童唱歌,少女张望 童谣清唱声、牧牛铃铛声 人物特点: 牧童少女:② ,无忧无虑 乡村主人:③ ,民风淳朴 感情态度: 诗人游历村庄时④ 的心情,对农村美景和农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 3.擅长绘画的艾青,在他的诗歌创作中还明显地表现出“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作具有鲜明的色调,清晰的线条,素描一般的简练、凝重。试分析诗歌《刈草的孩子》划线句子的作用,并体味诗人抒发的情感。 刈草的孩子 艾青 夕阳把草原燃成通红了。 刈草的孩子无声地刈草, 低着头,弯曲着身子,忙乱着手, 从这一边慢慢地移到那一边…… 草已遮没他小小的身子了——— 在草丛里我们只看见: 一只盛草的竹篓,几堆草, 和在夕阳里闪着金光的镰刀…… 1940年 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玉楼春·春景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注]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注】穀(hú):绉纱类的丝织物。 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七言绝句,完成学习任务。 樱桃花 [元]方回 浅浅花开料峭①风, 苦无妖色②画难工③。 十分不肯精神露, 留与他时着子红。 【注释】①料峭:形容微寒。②妖色:艳丽的颜色。③工:工巧,精巧。 5.你从诗作第一句中读出了樱桃花哪些特点? 6.诗中表现了樱桃花怎样的精神?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北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7.下列对诗歌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苏轼密州出猎尽显豪迈,借典故表明心志欲射天狼报效国家。 B.“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场景之壮观,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亲射虎,看孙郎”写出作者要像孙权那样马前射虎,展现他的老年狂气。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到艺术形象,语言风格都是粗犷、豪放的。 8.这首词“狂”贯穿全词始终,但在“狂”的背后也能感受到词人的无奈,请结合诗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诗歌,完成下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