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7441

2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课件

日期:2025-11-2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311003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纪念碑
  • cover
(课件网)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单元第21课 02. 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03. 精细研读深入探究 04. 品读浮雕铭记历史 05. 总结升华传承精神 01. 课程导入与背景感知 CONTENTS 目录 课程导入与背景感知 01 视频导入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 理清课文思路,了解说明顺序与方法。 2、了解功绩 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 3、精神洗礼 感受革命精神,缅怀英雄,传承爱国情怀,实现 民族复兴。 作者与写作背景 周定舫 记者,以其敏锐的新闻视角和深厚的文字功底,记录下了这一历史时刻。 写作背景 怀着 “万分崇敬的心情” ,通过大量文献查阅、实地采访与考察,采用“瞻仰记”形式,兼具说明文的准确性和散文的感染力。 课题解读:英雄不朽,精神永存 人民英雄 指近代以来,特别是1840年以来,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牺牲的先烈。 永垂不朽 指英雄的精神、功绩永远流传,不磨灭。 题目含义:歌颂和缅怀为中国革命事业牺牲的英雄们,他们的精神万古长存。 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02 字词读音 瞻仰(zhān) 橘黄(jú) 上溯 (sù) 永垂不朽(xiǔ) 销毁(xiāo) 挑衅 (xìn) 旌旗(jīng) 五卅运动(sà) 峻峭(jùn) 天堑(qiàn) 逾越(yú) 重幔(chóng màn) 镏金(liú) 矗立(chù) 庑殿 (wǔ) 慷慨激昂(kǎi) 词语释义 【瞻仰】怀着恭敬的心情仰望。 【矗立】高耸地立着。 【上溯】从现在往以前推。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它的险要。 【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业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垂,流传。朽,磨灭。 【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丰,多、盛。 【慷慨激昂】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怒形于色]内心的愤怒显露在脸上。指控制不住内心的愤怒。 初读感知:纪念碑的整体印象 巍峨 / 顶天立地 形体高大,如巨人矗立。 雄伟 气势宏大,工程浩大。 庄严 气氛肃穆,令人崇敬。 瞻仰之路:行踪与顺序 “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 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 ” “我越过广场,踏着橘黄色花岗石石道, 徐徐走到纪念碑台阶前 ” “我踏上花岗石铺成的台阶, 到了第二层平台 ” “从碑身东面起,按着历史顺序瞻仰” ... “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 ... “碑身的西面” “看完了所有的浮雕, 我又一次瞻仰了…… ” 说明顺序:以空间顺序为主,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文章结构:总-分-总 第一部分(1):点明题目,总写印象。 交代作者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并总写其“巍峨、雄伟、庄严”的整体特点,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2-10):介绍碑身,阐释精神。 详细说明纪念碑的兴建背景、建筑过程、规模体量、建筑材料、题字碑文、装饰花纹及建筑风格。此部分重在介绍纪念碑本身,并深入挖掘其象征意义,体现对先烈的怀念与崇敬。 第三部分(11-文末):瞻仰浮雕,回顾历史。 按照空间与时间顺序,依次详细介绍镶嵌在大碑座四周的十幅大浮雕,生动再现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中国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具体展现了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揭示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深刻主题。 精细研读深入探究 03 精细研读 1、文章标题“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在文中出现了多次,它分别出现在哪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它既是文章的标题,也出现在碑的正面(毛主席题字)和碑文的核心语句中。这起到了贯穿全文、点明主旨的作用,如同一条主线,将作者的瞻仰过程、纪念碑的建筑特征和其承载的精神内涵紧密串联起来,反复强调文章的中心思想。 精细研读 2、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人民英雄纪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