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9200

第一单元 挖教材模型解中考重难题1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云南)

日期:2025-11-26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904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中考,第一,复习,一轮,生物学,2026年
  • cover
挖教材模型解中考重难题1 新情境探究实验题(5年3考) 对照实验设计模型 教材典例 人教八上P31页思维训练“设计对照实验” 以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为例,设计对照实验模型。 探究目的 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的发育具有促进作用 变量 甲状腺激素 如何控制 变量 1.实验组和对照组蝌蚪提供优良的水质环境,且水质水温应该相同;2.实验组和对照组喂的饲料量应该相同;3.除实验组的饲料中加了甲状腺激素这个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设计 1.将生理状况相似的蝌蚪均分为等量的两组;2.甲组每天喂普通饲料,乙组每天喂与甲组等量的含有甲状腺激素的饲料;3.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4.一段时间后观察记录两组蝌蚪的发育情况 方法提炼 在研究某一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个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实验,叫作对照实验 模型应用 对照实验微技能突破 微技能1 实验变量的确定(5年2考) 类型1 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变量:题干中“为了探究(或验证、研究)A对B的影响”等类似文字,即为实验目的,其中A为实验变量,B为实验对象。部分实验对变量的处理会涉及梯度变化,需在A后加“浓度”“强度”等。 例1 探究不同温度条件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实验中,实验的变量为   。 类型2 根据实验设计确定变量:找出实验设计中唯一不同的处理方式即为变量。此时需要区分控制变量的手段和真正的变量,控制变量的手段直接影响的因素是变量。 例2 为了探究某种因素与大豆植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同学设计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该实验控制变量的手段是   ,真正的变量是   。 微技能2 对照实验的设计(5年5考)   实验设计是指在正式进行实验之前,实验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运用有关科学知识原理,对实验过程中的材料、方法和步骤等全部方案的制定。 对照实验设计三原则 原则1 对照原则 对照实验需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形成对照(作对照)。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判断: ①对照组———已知实验结果、自然状态、不作处理。 ②实验组———未知实验结果、接受实验变量处理。例3 某生物学社团猜想,盐水会影响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试管中添加的物质 实验材料 蛋白酶相对活性 甲组 5 mL清水 等量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 100% 乙组 5 mL盐水 88% 本实验中的甲组是   ,实验中设计甲组的目的是   。 原则2 单一变量原则 每组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变量,其他条件是相同的、等量的、一致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使实验结果更可靠。例4 为了探究土壤中的无机盐对植株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小楠以玉米幼苗为实验材料,并在不同的培养液中进行培养,1周后观察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具体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 组别 玉米幼苗/株 添加的溶液 溶液的量/mL 生长状况 A 10 蒸馏水 1 000 长势弱,生长缓慢 B 10 土壤浸出液 1 000 长势旺盛,生长迅速 为控制单一变量采取的措施是   。 原则3 重复原则 选取多个实验对象,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并求取平均值,目的是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例5 为探究子叶的作用,科研人员将40粒大小一致的绿豆种子均匀分成4组,浸泡10小时后,用刀片切除部分子叶,分别使每组种子保留、、和完整子叶,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0天后,测得植株的高度,实验结果取平均值。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本实验采取的措施有   (答出一点即可)。 微技能3 实验结果分析(5年4考)   实验结果是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或趋势作出的描述。实验结果分为实验现象型(实验现象即为实验结果)和实验数据型(分析图表的数据变化趋势,得出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描述:对于实验数据型,可采用“在一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