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9399

第6课 《散步》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7次 大小:176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七年级,统编,学年,2025-2026,6课
  • cover
第6课 《散步》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一、基础达标题 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1) 第②段中母亲现在为什么"很听我的话"?这反映了什么?(2分) _____ (2)面对散步路线的分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3分) _____ (3)母亲为什么后来改变了主意?这体现了她怎样的情感?(3分) _____ (4)选文通过散步这件小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2分) _____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信(xìn)服 分歧 各得其所 B.取决(qǔ) 平顺 水波粼粼 C.一霎(shà)时 拆散 两全其美 D.委(wěi)屈 脑瓜 时日还长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老师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双方都很满意。 B.公司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分配工作,让大家各得其所。 C.他一霎时就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D.母亲信服地点点头,同意了我的建议。 4. 对下列句子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A.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B.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C.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D.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散步这件小事,使我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 B.母亲之所以改变主意的原因,是她疼爱孙子。 C.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D.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散步》作者是莫怀戚,当代作家。 B.本文是一篇散文,通过小事表现了亲情的可贵。 C.文中描写了春天的田野景色,烘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的温馨气氛。 D.本文和《秋天的怀念》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散文。 7. 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通过散步路线的选择,展现了中国家庭中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我"作为中年人,承担着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双重责任。 C.母亲最终选择走小路,是因为她觉得小路确实比大路好。 D.结尾处"我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背起了儿子"具有象征意义。 8. 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了《散步》后,班级计划开展"感恩家人"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谈理解】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责任"的理解。(3分) _____ (2) 【活动二:话亲情】在你的家庭生活中,是否也有类似《散步》中这样体现亲情的细节?请举例说明。(3分) _____ (3) 【活动三:倡行动】请以"关爱家人"为主题,拟写两条行动建议。(2分) ①_____ ②_____ 二、能力提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的小题。 夕阳下的背影 ①每个周末的傍晚,我都能看见这对父子。 ②父亲已经满头白发,走路需要拄着拐杖。儿子约莫四十岁年纪,总是小心翼翼地搀扶着父亲,两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