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19461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含答案)2025-2026学年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9次 大小:1405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答案,七年级,统编,学年,2025-2026,12课
  • cover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2025-2026学年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得分:_____ 一、基础达标题 1.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 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_____ (2) 第③章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了什么道理?(2分) _____ (3)第⑤章告诉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向他人学习?(3分) _____ (4)这五章内容主要涉及哪些方面的修养?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不亦说(yuè)乎 不愠 温故知新 B.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殆 择善而从 C.好(hǎo)之者 乐之 三人行 D.人不堪(kān)其忧 箪食 曲肱而枕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要经常温故知新,才能巩固所学知识。 B.他学习很认真,但学而不思,效果并不理想。 C.我们要善于择善而从,不断改进自己的缺点。 D.遇到不懂的问题,我们要不耻下问,虚心请教。 4. 对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学而时习之 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温故而知新 ④择其善者而从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学习《〈论语〉十二章》,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B.孔子认为,只有温故而知新,就可以为师矣。 C.我们要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保持平和的心态。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6.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C.《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D.本文十二章主要讲述了孔子周游列国的经历。 7. 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强调学习要经常复习实践。 B."三人行,必有我师"说明要虚心向他人学习。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强调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 D."人不堪其忧"形容人们不能忍受忧愁。 8. 综合性学习活动。 学习了《〈论语〉十二章》后,班级计划开展"走近孔子"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补对联】请根据《论语》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2分) 上联:学而时习,知行合一 下联:_____ (2) 【活动二:谈理解】有同学认为,《论语》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书,其中的道理已经过时了。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具体章节说明理由。(3分) _____ (3) 【活动三:提建议】请从《论语》十二章中选取一句作为你的座右铭,并说明理由。(3分) _____ 二、能力提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的小题。 爷爷的《论语》 ①爷爷的书房里,永远摆着一本泛黄的《论语》。书页边角已经磨损,里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批注。 ②小时候,我总看见爷爷在清晨诵读《论语》。他念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总会微笑着对我说:"学习啊,要像吃饭一样,每天都要进行,还要时常回味。" ③有一次我考试失利,心情沮丧。爷爷指着"人不知而不愠"说:"别人不了解你,不要生气。这次没考好,下次努力就是了。"他又翻开另一页,"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自己的不足,才是真智慧。" ④爷爷不仅自己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