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主题六 人体健康 命题点 传染病及其预防 1.传染病 (1)概念:传染病是由____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 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疾病。 (2)病原体:可引起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统称为病原体。 病原体 (3)常见的传染病 分类 寄生虫病 细菌性传染病 病毒性传染病 常见 举例 疾病 血吸虫 病 蛔虫病 细菌性痢 疾 细菌性肺 炎 手足口病 流感 病原 体 血吸虫 蛔虫 痢疾杆菌 肺炎链球 菌 肠道病毒 流感病 毒 (4)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征,是一种免疫缺陷病,英文缩写是 。 ①艾滋病的病原体为_____,英文缩写是 。该病毒攻击 人体的_____,主要传播方式有_____、_____、_____ 等。 ②不歧视和不孤立艾滋病患者及其病毒携带者,应理性对待。下列不属于 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____(多选,填字母)。 .蚊虫叮咬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免疫系统 性传播 母婴传播 血液传播 .与艾滋病患者进行性接触 .和艾滋病患者共用茶杯或碗筷 .和艾滋病患者共用注射器和针头 .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 .和艾滋病患者握手 .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给婴儿哺乳 学习思考 传染病的判断依据:由_____引起、有_____和_____。 病原体 传染性 流行性 2.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措施 (1)基本环节及预防#2.1 基本环 节 概念 预防措施 _____ 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_____ 传播途 径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体所经过的途 径 切断传播途 径 易感人 群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受到感染的人 们 _____ ___ 传染源 控制传染源 保护易感人群 关键点拨 媒介生物:携带病原体,但不患病,属于传播途径。 (2)大多数传染病传染性最强是在_____(填“初期”“中期”或“末期”), 所以对传染病患者应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 疗。#2.3 初期 (3)判断下列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填字母) .预防接种.环境消毒.隔离传染病患者.日常出行戴口罩.锻炼身体 .深 埋患有传染病的动物 .消灭蚊蝇.洗净果蔬后再生吃 .打喷嚏时及时遮挡飞沫 控制传染源:___。 切断传播途径:_____。 保护易感人群:____。#2.4.5 关键点拨 不同传染病预防措施的侧重点不同:对麻疹、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主 要通过_____进行预防;对蛔虫病、甲肝等消化 道传染病主要通过_____进行预防。#2.5.1 接种疫苗(或保护易感人群) 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或切断传播途径) 3.非传染病 (1)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关节炎以及哮喘、气管炎等都是常 见的非传染性疾病。 (2)非传染性疾病不具有传染性,通常由_____和_____共同 引起。_____、_____等非传染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3.2 遗传因素 环境因素 心血管疾病 癌症 学习思考 判断下列哪些行为有助于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请对应画“√”或 “×”。#3.3.1 行为 判断 行为 判断 吸烟 ____ 每天运动半小时 ___ 喜欢吃高糖食物 ____ 酗酒 ____ 喜欢吃水果、蔬菜 ___ 喜欢吃油炸食品 ____ 容易激动,脾气暴躁 ____ 定期体检 ___ × √ × × √ × × √ 命题点 免疫与预防接种 1.免疫 (1)人体能够通过_____和_____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 染。 (2)比较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1.2 类型 形成时间 特点 非特异性免疫 生来就有的 对_____病原微生物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 后天获得的 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微生物或异物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 多种 (3)三道防线和两种免疫的关系 ①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是由_____组成的,作用是_____ _____,属于_____免疫。 ②人体的第二道免疫防线是由_____组成的,作 用是_____,属于_____免疫。 ③人体的第三道免疫防线是由_____组成的,作用是 _____,属于_____免疫。#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