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9054

12《拿来主义》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1次 大小:4716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课件网) 拿来主义 鲁迅 拿来主义 鲁迅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他的杂文“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 杂文:是报刊上常见的一种文体,是以形象说理为主的,短小,活泼,犀利的文学体裁,是“战斗性的文艺作品”;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 3、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2、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4、短小精悍。 特点: 1、战斗性与文艺性的和谐统一。 《且介亭杂文》缘起 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本文写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四日。“九·一八”事变之后,蒋介石反动政府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面奉行一条彻头彻尾的卖国投降路线。英美帝国主义除了践踏我国领土主权,疯狂掠夺我国经济资源,还用腐朽没落的西方文化腐蚀我国人民,进行军事、经济、文化侵略,使清醒的青年们对于外来的东西产生“盲目排外思想”。当时上海《文学》月刊正在讨论如何对待“文学遗产”问题,在讨论中存在着“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两种错误倾向。鲁迅感到,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反动政府的媚外,造成了民族文化的严重危机。针对这些情况,鲁迅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了如何正确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 背景介绍    ? 1、作者在提出“拿来主义”前,先指出了哪几种错误的做法? 闭关主义 “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给枪炮打破了大门后,又碰了一串钉子” 送去主义 听凭送来 古董、古画、新画、梅兰芳 “发扬国光” 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完全国货” “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 ? 2、什么是“送去主义”?有何危害? 作者是如何批判“送去主义”的? 送去主义 将本国的东西一味地送到外国去 尼采 煤 “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听凭送来 类比 比喻    ? 3、“送来”和“拿来”有何区别? 送来 “抛给” 别人“送来”,被动接受,毫无自主权 拿来 “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自己“拿来”,拥有主动权    ? 4、作者议论的中心是“拿来主义”,为何要先写“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 闭关主义 送去主义 拿来主义 排外 媚外 误国 卖国 破 立 因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听凭送来都不好,所以要“拿来”。 论证思路:先破后立 听凭送来 毒害 侵略 《反对党八股》 空话连篇,言之无物 装腔作势,借以吓人 无的放矢,不看对象 语言无味,像个瘪三 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不负责任,到处害人 流毒全党,妨害革命 传播出去,祸国殃民 反对或批判错误观点做法 内容充实,言之有物 提倡正确做法 破 立 破,就是驳斥,是否定错误的观点; 立,就是立论,树立正确的观点。 先破后立就是先否定有关这一论题的错误观点,再树立自己的正确观点。 一般模式:树靶子———批靶子———摆观点 5、作者怎样论述“拿来主义”的主张的 (1)“大宅子”实际指的是什么 对待“大宅子”,文章一共列举了几种态度 文中是怎样说理的 ? “大宅子”指文化遗产。 怕被染污徘徊不敢走进门 害怕继承拒绝借鉴的逃避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一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孱头  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的虚无主义者 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 第二种错误态度 指哪类人? 昏蛋  欣欣然蹩进卧室大吸鸦片  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