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29055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423474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古诗词,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张若虚。 2、感受诗歌意境美、语言美。 3、体会诗人的生命哲思,感受游子思妇的情感。 走进作者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人,唐代诗人。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孤篇盖全唐 盛唐第一诗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春江花月夜》古今评说 整体感知 春 江 花 月 夜 月下之景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画意 月下之理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哲理 月下之情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诗情 (1———8句) (9———16) (17———36)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海上共潮生。 任务一:赏江上之景·品诗画清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1)炼字品景 从“连”、“共”、“绕”、“似”中任选一个字,分析其表达效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海上共潮生。 “连”字既写出江水滔滔、绵延不绝的壮阔态势,又让“春江”与“海”形成视觉上的无缝衔接,拓展了画面的横向维度;为后文“海上明月共潮生”铺垫了“水天一色”的背景,让明月升起的场景更具整体性与恢弘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海上共潮生。 “共”字采用拟人化手法,将“明月”与“潮水”赋予生命感,打破了自然景物的孤立感———不是潮水独自奔涌,也不是明月孤然升起,而是二者同步而动、相互映衬,既写出明月随潮水涨落的动态美,又凸显了月光与江水交融共生的和谐感。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海上共潮生。 “绕”字精准捕捉了江流的动态轨迹,既写出江水因地势而蜿蜒曲折的自然形态,又赋予画面流动感———不是直白的“过”或“经”,而是“绕”着芳甸缓缓流淌,暗含温柔呵护之意;同时“绕”字让“江”与“春”形成紧密关联,江水环绕花林,月光映照江水,构成“江→花→月”的循环映衬,让画面层次更丰富,意境更缠绵清丽。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海上共潮生。 “似”将“月照花林”的景象比作“霰”(细密的雪珠),既精准捕捉了月光下花瓣色泽的洁白与形态之细碎,又通过“霰”的轻盈感传递出画面的朦胧美。 (2)化身“古风导游”,以“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为核心景致,撰写解说稿。 示例 欢迎踏入诗中的月夜秘境。此时月色如练,悄然铺展于苍穹之下,化作无形清霜漫溢长空,不见飘飞之态,却将天地染得澄澈通透。江畔白沙静静依偎水岸,在月光的轻抚下与月色浑然一体,模糊了沙与天的边界,只剩一片素雅朦胧。抬眼是清辉满空,低眉是白沙映月,静谧无声中藏着极致的雅致,这般天地相融的空灵之景,正是唐诗里“诗中有画”的绝美写照,让人涤尽喧嚣,沉醉于这份悠远安宁。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海上共潮生。 任务二:悟生命之思·探宇宙哲怀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1)思考:“江月永恒”与“人生短暂”是对立还是互补?请说明理由。 二者是互补关系。 首先,江月永恒是宇宙客观规律,以亘古不变见证世事流转,是永恒的时空载体;人生短暂是个体生命本质,虽人类族群绵延不绝,但个体生命转瞬即逝,是有限的情感体验者。 其次,正因为江月见证了无数人间悲欢、朝代更迭,才更凸显个体生命的独特与珍贵,让人懂得珍惜当下;江月本是无情的自然景物,却因一代代人在它的映照下寄托思考、抒发情感,让江月拥有人文温度。 最后,诗人的感慨并非悲叹生命短促,而是以豁达认知实现价值超越,主张以个体精神追求与代代传承,让短暂生命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