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1. 人体的体液是指( ) A. 细胞外液和消化液 B. 细胞内液和血液 C.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 D.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 2. 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的是( ) A. 血红蛋白 B. 肺泡腔内的气体 C. 大脑细胞间隙液体 D. 小肠内的消化液 3. 医疗上常用质量分数为0. 9%的氯化钠溶液进行补液、清理伤口等,其原理是( ) A. 水是细胞生化反应的介质 B. 氯化钠以离子状态存在 C. 它与内环境的渗透压接近 D. 有利于细胞的渗透吸水 4.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 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 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液 D. 淋巴液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5. (2024·广东期中)人体内环境成分能够转化。下图表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的物质交换及内环境成分转换示意图,箭头代表物质运输方向,其中箭头方向有错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2024·东莞期中)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 ) A. 组织液 B. 内环境 C. 血浆 D. 淋巴液 7.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内环境是体液的一部分 B. 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C.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 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 8. 毛细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如图表示毛细血管壁细胞与内环境可能的物质交换途径(图中字母代表不同体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b、c依次代表细胞内液、组织液和淋巴液 B. 四种体液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b C. 水分子必须依赖转运蛋白才能由b进入a D. 氨基酸脱水缩合的过程发生在c中 9. 下列有关血浆pH和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打吊针时,常配以质量分数为0. 9%的生理盐水,其目的主要是维持细胞的渗透压 B. 正常情况下血浆pH为6. 34~7. 45 C. 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D. 两者都属于细胞外液的组成成分 10. 下图是血液流经肾脏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 C.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和血浆蛋白不能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D. 肾小球肾炎使患者出现蛋白尿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出现组织水肿 11. 分布在内环境中的细胞与内环境的各成分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交换。图示为细胞甲、乙、丙(其中一种为肝细胞)及其生活的内环境A、B、C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过程2、3受阻时,会引起组织水肿 B. 丙可表示淋巴细胞,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A和C C. A中存在氨基酸、葡萄糖、K+、O2、血红蛋白等成分 D. 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运输途径为A→B→乙 12. 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大于组织液或淋巴液的胶体渗透压 B.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胶体渗透压 C.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 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D. 大量喝清水后,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13. 下图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方框内部表示人体内的某组织或器官,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①处是血液流入方向,②处是血液流出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a、b、c和__ __构成人体体液。 (2) CO2不能从细胞外液进入肝细胞内液的原因是__ __。 (3) 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 __。 (4) 某肝癌患者出现肝腹水症状时,即肚子水肿、腿浮肿,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