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植物生长素 1. (2024·长春期中)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尔文的实验说明感光部位和弯曲生长部位都在胚芽鞘尖端 B. 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 C. 温特的实验证明了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 D. 达尔文和鲍森·詹森的实验必须始终在单侧光照射下进行 2. 在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中,包括鲍森·詹森和温特在内的很多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鲍森·詹森 温特 实验组1 实验组2 实验组3 实验组 对照组 A. 鲍森·詹森的实验中,组1的胚芽鞘不生长,组2、3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B. 鲍森·詹森的实验能够说明,生长素分布不均是导致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 C. 温特的实验中设置对照组是为了排除琼脂对去尖端胚芽鞘生长的影响 D. 若对温特实验组中的胚芽鞘给予单侧光照射,则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3. (2024·深圳三模)在人迷路的时候,有很多天然忠实的向导,如北斗星、太阳等。其中根据大树南北两侧树叶的茂密程度和树枝的长势即可判断,树南侧的枝条较长,树冠部分也大一些,原因是( ) A. 植物的向光性 B. 树的南侧水分、无机盐充足 C. 夏天常刮南风,提供CO2多 D. 地心引力在南侧 4. 用不透水的云母片以不同方式分别插入三株燕麦幼苗的胚芽鞘尖端部分,并分别从不同方向给予光照(如图)。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生长情况是( ) a b c A. a不弯曲、b不弯曲、c不弯曲 B. a向右弯曲、b不弯曲、c向左弯曲 C. a不弯曲、b不弯曲、c向右弯曲 D. a向右弯曲、b向左弯曲、c不弯曲 5.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研究植物向光性的一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幼苗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 B. 幼苗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 C. 只有在光照下幼苗才能合成生长素 D. 不同浓度生长素对幼苗生长具有不同效应 6. (2024·齐鲁名校测评)科研人员以胚芽鞘和琼脂块为材料进行如图实验,图中角度是指将实验中尖端处理过的琼脂块放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测得的胚芽鞘自身弯曲角度。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是上述实验的因变量 B. 生长素以主动运输的方式从胚芽鞘尖端进入琼脂块中 C. 单侧光使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从背光侧向向光侧运输 D. 由实验结果可知,单侧光照射不影响生长素的产生量 7. (2025·茂名开学考改编)基于对生长素的合成、分布、运输及生理作用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引起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 B. 生长素在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C. 生长素对植物的根、芽、茎只有促进作用,没有抑制作用 D. 一般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侧芽的 8. (2025·广东揭阳期末)为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式,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顶端2 mm,使胚芽鞘不再产生生长素,用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和空白的琼脂块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如下实验。一段时间后,四组实验中的空白琼脂块含有生长素的是( ) 甲 乙 丙 丁 注:表示含生长素的琼脂块,表示空白的琼脂块。 A. 只有甲 B. 甲和乙 C. 甲和丙 D. 甲和丁 9. 下图中曲线C表示某植物茎的生长反应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的生长素施用于侧芽,能反映侧芽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 A. A B. B C. C D. D 10. 图甲为植物枝条,1、2是芽。图乙为生长素浓度对芽生长的影响。如果图甲的枝条继续正常生长发育,当该植物表现出明显的顶端优势时,图甲中1、2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依次处于图乙中的( ) 甲 乙 A. A点、B点 B. A点、C点 C. C点、D点 D. B点、D点 11. (2024·广东一模)某植物缺硫会诱导A蛋白表达,A蛋白与膜蛋白B相互作用后,会降低膜蛋白B含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