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伐 檀 《诗经 魏风》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305篇,或称《诗三百》。它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 文学常识 内容:风、雅、颂 风 即国风,是各地民歌,共有十五国风,共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 《国风·周南·关雎》《国风·秦风·蒹葭》《诗经·卫风·氓》 雅 即正声雅乐,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分大雅( 31篇)和小雅( 74篇),多为公卿贵族所做,共105篇。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 《小雅·采薇》《小雅·鹿鸣》《大雅·江汉》 颂 即祭祀乐歌,用于宫廷宗庙祭祀祖先、祈祷和赞颂神灵,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共40篇。 《周颂·我将》《周颂·有客》《商颂·玄鸟》等 诗经六义 手法:赋、比、兴 "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是直接铺陈叙述。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赋 兴 比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以硕鼠比喻贪得无厌的剥削统治者。 诗经六义 《诗经》的思想内容 一、反映奴隶们对剥削压迫的不平 二、反映当时的婚姻生活 三、反映当时的战争徭役等 现实主义诗篇! (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坎坎伐檀兮,寘zhì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yī。不稼jià不穑sè ,胡取禾三百廛chán兮?不狩shòu不猎,胡瞻尔庭有县xuán貆huán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qūn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chún兮?彼君子兮,不素飧sūn兮! 伐檀 一读正字音 朗读欣赏 第一章 叮叮咚咚把檀树砍啊,把砍倒的檀树放到河边啊,河水清清水面起波纹啊。既不耕种也不收割,为什么要收取三百户的谷物 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什么看见你的庭院中挂着幼貉 那些老爷君子啊,不白吃饭啊! 第一章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描写劳动人民伐木、运木的情景 兴 表面写水波荡漾 实际写出伐木者内心的不平 赋 第一章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越想越愤怒,忍不住发出严厉责问。 第一章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反语作结,进一步揭露剥削者不劳而获的寄生本质,对剥削者冷嘲热讽,点明了主题,抒发了蕴藏在胸中的反抗怒火。 这里写的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场景。可分为四层: 1.劳动情形 2.借景起兴 3.议论质疑 4.反语讽刺 第二章 砍下檀树做车辐啊,放在河边堆一处啊。河水清清直流注哟。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取啊 不冬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兽 悬柱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不会白吃饱腹啊! 翻译 第三章 砍下檀树做车轮啊,棵棵放倒河边屯啊。河水清清起波纹啊。 不播种来不收割,为何三百捆禾要独吞啊 不冬 狩来不夜猎,为何见你庭院挂鹌鹑啊 那些老爷君子啊,可不白吃腥荤啊! 翻译 三章诗句之间的字词只是做了个别的变动,大致意思也相似,请把它们找出来,具体分析。 “伐檀”“伐辐”“伐轮”的更换,暗示伐木者的劳动是无止尽的。 “涟”“直”“沦”的更换,重复咏叹大自然的美,表达大自然美景所带来的短暂的愉悦感受。 “三百廛”“三百亿”“三百囷”的更换,突出统治者占有劳动成果数量大; “县貆”“县特”“县鹑”变换猎物的名称,突出统治者占有劳动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