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5190

2.4《最后一片叶子》课件(共33张PPT)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课件 查看:86次 大小:53823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职,模块,基础,2023,高教,语文
  • cover
(课件网) 欧·亨利 最后一片叶子 导入 古往今来,不论哪个社会,哪个国家,英雄人物虽然不少,但更多的却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他们的遭遇、思想感情和行为方式能更普遍、更真实地反映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今天我们就来解读美国杰出小说家欧·亨利在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塑造的小人物形象。 学习目标 ⒈ 体会最后一片叶子在情节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了解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 ⒉ 弄清人物主线次线的关系,领会主线对描写人物、表达主题的作用。 ⒊ 感悟小说的内涵———弘扬人性美。学习主人公贝尔曼先生“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精神。树立“爱”的信念,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作者简介 欧·亨利 ,美国短篇小说家。他一生穷困潦倒,接触了多种多样的人物,掌握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在十余年创作生涯中,写下300多篇小说,著名的作品有《白菜与皇帝》、《警察与与赞美诗》、《四百万》、《西部人心》、《市声》、《滚石》等。   他的小说完全以情节取胜,故事颇多偶然巧合,结局往往出人意料。他也因此被誉为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他同情普通的小市民,憎恨压迫者,他创作的艺术特色是常以使人发笑的幽默,启发人们深思。他的佳作常能在鞭挞资本主义社会的腐朽之余,引出人们“含泪的微笑”,抚慰受创伤的小人物的心灵,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俄),莫泊桑(法),欧亨利(美)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19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显露突出。欧·亨利长期生活在下层,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使他对这些矛盾心感身受。因此,欧·亨利小说的主人公常常是社会的下层人物,诸如受人支使的店员、穷困潦倒的画匠、经济拮据的办事员、走投无路的小偷等。本文发表于1902年,表现了世态人情,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进行了特别的关注,对小人物的心灵和命运进行了深刻地揭示。 文学常识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 2、试着划分文章段落层次。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整体感知 女画家乔安西因为肺炎而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心,把生命的希望寄托在窗外的一片常春藤叶上。好朋友休易把这件事告诉了贝尔曼。老贝尔曼为了帮助乔安西,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了一片常春藤叶在墙上,这片不落的叶子给予了乔安西生命的希望。老贝尔曼却因感染肺炎而去世。 概括情节 开端(1-9)年轻画家休易和乔安西在合租的同一间画室中生活、工作,乔安西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10-34)乔安西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35-48)不落的藤叶使乔安西重又燃起生的欲望。 结局(49-53)乔安西脱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谜底。 文中与“最后一片叶子 ”直接相关的人物有哪几个?“最后一片叶子 ”对他们分别有着怎样非同寻常的意义 最 后 一 片 叶 子 获得新生 乔安西: 贝尔曼: 献出生命 “最后一片叶子”串联着乔安西和贝尔曼两个人物的活动,使所有的情节得以展开,是文章的线索。 “最后一片叶子”在小说情节中起什么作用? 认真阅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写贝尔曼的语句。 1、作者运用哪些描写手法表现人物怎样的形象? 合作探究 1、外貌描写:相貌丑陋 、性格暴躁、酗酒成性、爱讲大话(杰作)牢骚满腹——— 2、语言描写:“可怜的乔安西” 医生:“他身体虚弱,……他可没有希望了” 休易:“最后一片叶子是贝尔曼冒雨画上去的,因此得了肺炎,两天就去世了。 善良,有同情心,关心他人。 侧面描写:崇高的爱心,自我牺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