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36747

【六年级秋季上期中】家长会:牵手第六年,向着毕业奔跑的孩子们 课件(共27张PPT)

日期:2025-11-26 科目:班会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85273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毕业,PPT,27张,课件,孩子们,奔跑
  • cover
(课件网) 更稳 六年级期中家长会 更温暖 更有力量 2025年秋季学期 班主任:XXX 2025年11月 牵手第 年, 向着毕业奔跑的孩子们 六 温馨提示: 请各位家长将手机 调成静音或震动模式 坚持努力的人 善良有礼的人 能独立学习的人 终身阅读的人 我们坐在一起,不是只为了几张试卷、几个分数,更是为了共同思考:在孩子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我们还能为他们、也为自己,做些什么,让这第六年走得更稳、更温暖、更有力量。既是总结,也是商量,请大家把我当成一起陪跑的“队友”,我们边听边想:自己的孩子现在处在这个队伍的什么位置,我们还能做哪些具体调整? 先说几句心里话 请家长先安心 先说几句心里话,请家长先安心 (一)孩子们在学校的整体状态 一颗“定心丸”: 总体来说,这一届是有礼貌、有担当、有冲劲的一届。课堂学习上,大部分孩子能做到:听讲时眼睛能跟着老师、跟着课件走;遇到不会的题目会记在草稿纸或错题本上;有一部分同学已经形成了初步的预习、复习意识。 也有一部分存在“看着很忙、其实效率不高”: 作业写得晚,磨蹭、走神、做做停停;在家说“我在复习”,但其实是在翻书、发呆、刷题却不总结;对自己的目标还不够清晰,对“为什么要努力”没有真正思考过。 这些问题并不等于“孩子不行”,而更多是第六年这个年龄段的共性。 先说几句心里话,请家长先安心 (二)我们班的几个关键词 1 “安全”———这是所有工作的底线。 2 “温暖”———这是班级氛围的基调。 3 “努力”———这是这届孩子可贵的特质。 4 “焦虑”———部分孩子、家长真实状态。 怎么把焦虑变成“行动”,而不是“抱怨”。一起先看一看六年级这个阶段,到底特殊在哪里? 从“高年级”到“毕业班”的 关键拐点 六年级,是小学六年路上的“终点站”,也是走向初中的“起跑线”。孩子们在这一年,会同时面临三个层面的变化:身体、心理、学习。 从“高年级”到“毕业班”的关键拐点 (一)身体上的变化:长高的不只是个子 生长突增期,体力、精力都在重组。很多孩子在这一年会“猛长个”,衣服、鞋子一季一换。 身体消耗大、睡眠需求也随之增加,如果休息不足,就会表现为: 早上起不来,上学路上没精神;课堂上容易打瞌睡、发呆;体育课、课间跑一会儿就喊累;有的孩子会变得比以前“爱顶嘴”、容易烦躁;有些孩子开始在意自己的形象、同学眼中的自己;与异性的“距离感”开始出现,要么特别排斥,要么特别关注。 家长和老师需要做的,理解和接纳,而不是简单地用“叛逆”“不懂事”来给孩子贴标签。 从“高年级”到“毕业班”的关键拐点 (二)心理上的变化:自我意识觉醒,但还不成熟 学会“换一种方式爱孩子”———少一点命令,多一点商量;少一点否定,多一点引导。 ①“我有主见了”但“判断标准还不稳” ②对同伴的依赖增强,对父母的依赖“转移” ③自尊心更强,更怕被否定和比较 从“高年级”到“毕业班”的关键拐点 (三)学习上的变化:难度提升,差距拉大 学科难度和知识容量明显加大 语文:更多篇目的精读、写作要求更高; 数学:应用题更综合、思维更抽象、计算繁琐; 英语:词汇量扩大、阅读理解加深、语法初现。 “跟着老师能听懂,自己做出错”情况多 这是“知识看懂了,方法没掌握;道理知道了,能力没跟上”的典型表现;如果不及时通过习惯和方法调整,到了初中会更加吃力。 两极分化的“趋势”在六年级开始变得明显 一部分孩子:目标明确、计划清晰、执行力较强,成绩相对稳定或稳中有升; 另一部分孩子:基础薄弱、习惯一般,遇到难度提升就容易产生“我不行”“算了”的放弃心理。 不是“自然过渡的一年”, 而是 “精细管理”的一年。 读一读期中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