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3821

6.1《老子》四章 课件(共3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99741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老子》四章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他问礼。他晚年见周王室日趋没落,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后不知所终。他的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他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他就是 。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 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曾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 走近老子 作品简介 《老子》又称《道德经》,共81章,5000余字,分《道经》、《德经》上下两篇,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多以政治为旨归,被誉为万经之王。 哲学上,《老子》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是天地万物之始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 思想上,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阴阳对立与统一是万物的本质体现,物极必反是万物演化的规律。“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思想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①辐:车轮中连接轴心和轮圈的木条,古时代的车轮由三十根辐条所构成。 ②毂:车轮的中心部位,周围与辐条的一端相接,中间的圆孔用来插车轴。借指车轮或车。 推毂:举荐。 ③埏埴:和泥(制作陶器)。埏,揉和;埴,黏土。 ④户牖:门窗。窗户。 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辐 毂 古代车轮:轮、辐、毂、轴 “轮”最外面部分。 “轴”最里面部分,即轴心。 “毂”套在车轴上的部分。 “辐”连接轮毂的木条。 思考: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通过对“有”和“无”辩证关系的分析,体现老子“有无相生”的观点。 当其无,有车之用 当其无,有器之用 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实体的“有”,只是提供便利的条件。 “无”,才是发挥作用的关键。“无”让“有”发挥作用,事物的“无”成就了事物的“有”,“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与“无”是辩证统一、互相依存的,二者缺一不可。(辩证法) 无中生有 小说的结局的留白,如《边城》,翠翠等待的那个人,“也许明天就会回来,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人生的等待,最悲者,莫过于等待的不可知性;国画留白,如齐白石画虾; “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如陶渊明的无弦琴。 艺术领域的“留白” 人际交往领域的“分寸感”“空间感” 政治历史领域的“修养生息” 思考:“无”都在哪些方面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踮起脚的人不能久立,跨大步的人行走不稳,自我显露的人不能显明,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功,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 这些行为)用道的观点来看,就叫作剩饭、赘瘤,人们常常厌恶它们,所以有道的人不这样做。 ① 自见者不明:自我显露的不能显明。 见:同“现 ”。 ②自是者不彰:自以为是的不能彰显。是:正确,认为……正确。彰:彰显。 ③自伐:和“自矜”都是自我夸耀的意思。伐、矜:夸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