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4331

部编版语文(2024)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学情评估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1次 大小:636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编版,语文,2024,八年级,下册,第三
  • cover
第三单元 学情评估卷 第一部分(1~2题 14分) 你所在的学校开展“自然文化探秘之旅”游学活动, 请你参与。 1. 阅读下面文字, 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0分) 傍晚时分, 漫步东关街, 商品琳琅满目, 漆器上“扬州八怪”的字画尤为吸引人, 那一点一横、一人一物, 饶有趣味。红红的灯笼, (tuìsè) 的墙体, 弥漫的茶香, 抑或糕点的香味, 都让人感受到光阴甲 (沉淀/积淀) 的踪迹。夜色降下 (wéimù) , 灯火晕染古建筑, 人流熙熙然, 街巷虽狭窄却并不晦暗。月亮已上 柳枝头, 皎洁的月光甚是清亮, 如水银般乙 (奔泻/倾泻) 而下。树影婆娑, 河水映照两岸人家。古桥枕在柔波上, 欲将睡去, 愈发动人。不知从哪扇窗飘 出邈远的陶笛声, 也随潺潺河水流淌至瘦西湖。 (1) 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 分) ①(tuìsè) _____ ②(wéimù) _____ (2) 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 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弥(ní) 漫   皎(jiāo) 洁 B. 弥(mí) 漫   皎(jiǎo) 洁 C. 弥(ní) 漫   皎(jiǎo) 洁 D. 弥(mí) 漫   皎(jiāo) 洁 (3) 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 分别填入横线处。(2 分) 甲 _____ 乙_____ (4) 当邈远的陶笛声传来, 用一个词形容漫步街头的游客的心情, 最恰当 的一项是(2分) ( ) A. 如痴如醉 B. 叹为观止 C. 销声匿迹 D. 大彻大悟 (5) 文段中“琳琅”二字的部首都是“ ”(王字旁) , 其本义和下面哪一种事 物有关(2分) ( ) A. 商品 B. 皇帝 C. 宝贝 D. 玉石 2. 阅读下面文字, 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目前已知, 古砖鼎盛于汉朝, 秦砖汉瓦诠释了那一时期古人制陶工艺的上 乘水平。古砖一般分为文字砖、画像砖和字像结合砖三大类。画像砖上有的雕刻有狰狞如鬼脸、饕餮的纹饰, 意在驱邪, 保佑平安;有的雕刻有龙、凤、鱼、 鹿等瑞兽形象;还有的用几何图形、花草、日月等作为装饰。古砖古朴敦厚, 充满历史的沧桑。(甲) 其造型简单, 纹饰精妙, 存世量稀少, (乙) 显得特别珍贵, 并且, 随着时间的流逝, 许多古砖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毁损或遗失。一块普普通通的古砖, 便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见证者, 方正之间, 铭文雕画, 无比忠实地记载了特定时期特定社会环境下的寻常岁月, 是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研究 载体。 (1) 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 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 ) A. 因为 所以 B. 无论 都 C. 不是 而是 D. 虽然 但是 (2) 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 分) 第二部分(3~18题 56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 默写(共 6 分) 3. 阅读下面文字, 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古诗文中有美丽的图画。“八月湖水平, ① _____”(孟浩然《望 洞庭湖上张丞相》) , 洞庭湖中水天合一、浑然一体;“② _____, ③ _____,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 小石 潭中鱼儿灵巧、敏捷, 自在游乐。古诗文中有丰富的情感。“④_____ , ⑤_____ ”(《诗经·周南·关雎》) , 生动地表现出主人公因思念“淑 女”而翻来覆去无法入睡的痛苦;“⑥_____ , 同是宦游人”(王勃《送 杜少府之任蜀州》) , 既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深情厚谊, 又点出诗人与友 人都是漂泊在外的游子。 (二) 阅读(共 18 分) 张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 邀请同学们一起开展以“自然之妙”为主题的 语文探究活动, 请阅读下面文字, 回答 4 ~ 9 题。(共 18 分) 资料一: 桃花溪 [唐]张 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 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 洞在清溪何处边 资料二: 村中闻有此人, 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 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资料三: 伐竹取道, 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 近岸, 卷石底以出, 为坻, 为屿, 为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