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李凭箜篌引 ———李贺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人方扶南《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壹 识“鬼”人 李贺,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今河南省宜阳县)人, 祖籍陇西郡。 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 李贺出身唐朝宗室大郑王(李亮)房, 门荫入仕,授奉礼郎。仕途不顺,热心于诗歌创作。 作品慨叹生不逢时、内心苦闷, 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反映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社会剥削的历史画面。 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后人誉为“诗鬼”。 27岁(一说24岁)英年早逝。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 长吉鬼才”之说。 作为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代表人物, 李贺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齐名,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 三 读“鬼”诗 李凭箜篌引 李贺 · 唐代 吴丝蜀桐张高秋 , 空山凝云颓不流 。 江娥啼竹素女愁 , 李凭中国弹箜篌 。 昆山玉碎凤凰叫 , 芙蓉泣露香兰笑 。 十二门前融冷光 , 二十三丝动紫皇 。 女娲炼石补天处 , 石破天惊逗秋雨 。 梦入神山教神妪 , 老鱼跳波瘦蛟舞 。 吴质不眠倚桂树 , 露脚斜飞湿寒免 。 三探“鬼”韵 “长吉体”诗在构思、意象、遣辞、设色等方面表现出新奇独创的特色。 在构思与艺术想象上具独创性,他善于运用神话传说和怪诞、华美的语汇创造出异想天开、从未有过的意象。 在遣辞与设色方面,多用“泣”、“腥”、“冷”、“血”、“死”之类的字眼以及“冷艳怪丽”的风格,使诗歌带有伤感冷艳的风格。 长吉体特征之一:语言凄苦,氛围悲冷。 瑰美而冷俏的语言营造悲冷的氛围是李贺诗歌最为成功的因素之一,也是“长吉体”能在繁花似锦的诗歌苑囿中一枝独俏的关键所在。 语言悲冷凄苦 长吉体特征之一:语言凄苦,氛围悲冷。 空山凝云颓不流 (阴沉压抑) 1 江娥啼竹素女愁 (愁苦悲哀) 2 昆山玉碎凤凰叫 (心惊凄厉) 3 芙蓉泣露 (悲伤愁惨) 4 石破天惊逗秋雨 (胆战心惊) 5 露脚斜飞湿寒兔 (阴冷湿寒) 6 氛 围 悲 冷 长吉体特征之二:选词炼句,不落窠臼。 李贺刻意锤炼语言,造语奇隽,辞采诡丽,凝练峭拔,色彩浓丽,刻意创新。常用些险韵奇字,风格同唐朝其他诗人迥然不同。 吴丝蜀桐张高秋 (响) 1 苦 吟 求“奇” 空山凝云颓不流 (停) 2 江娥啼竹素女愁 (泣) 3 昆山玉碎凤凰叫 (鸣) 4 芙蓉泣露香兰笑 (滴) 5 二十三丝动紫皇 (帝王) 6 石破天惊逗秋雨 (引) 7 老鱼跳波瘦蛟舞 (跃) 8 如果把原诗中的红字换成括号里的字,还有原诗的味道吗? 长吉体特征之三:物象奇特跳跃,意境诡异华丽。 多用衰老和死亡意象:中国诗歌史上,几乎再没有一个青年诗人那样偏嗜描写衰老、死亡的事物,翻开长吉诗集,这类意象触目皆是,到处是老、死、衰(颓)等字眼,其他像残、断、堕、瘦、古、鬼、枯、颓、病、败、朽、暮、弊、破、哭、愁、幽、折、荒、血、寒、泣、悲、凄、苦等字眼也随处可见。 统计结果表明,上述字眼在李贺诗集中共出现440余次,平均每首诗出现两次,出现最多的为“老”字(48次),其次是“寒”字(34次), “断”字(33次),“愁”字(24),“死”字(20次)。 神话人物 江娥 素女 紫皇 女娲 神妪 吴质 奇特神异 扑朔迷离 神兽精怪 凤凰 老鱼 瘦蛟 寒兔 植物 芙蓉 香兰 桂树 冷艳秾丽 事物 吴丝蜀桐 昆山玉碎 景物 高秋 秋雨 国都冷光 露脚斜飞 空山凝云 石破天惊 阴郁凄冷 惊心动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