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46873

3《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联读课件(共25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0次 大小:74118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025-2026,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统编
  • cover
(课件网) 别了,“不列颠尼亚” 感受民族精神力量——— 《别了,不列颠尼亚》《县委书记的榜样》联读 走过了屈辱的百年,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在全世界的瞩目中,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征程。那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发生过哪些事,出现过哪些人让你印象深刻? 导入新课:欣赏视频片段 1.梳理清楚两篇文章的行文思路,了解这一文体的特点。 2.比较新闻和通讯两种新闻体裁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特点。 3.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心时事的意识和培养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学习目标 赏标题 一 理事件 二 品语言 三 目 录 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标题? 字面义: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 象征义:“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活动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用了5个小标题,有何作用? 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 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 ,唯独没有他自己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 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运用小标题,将文章主要内容标示出来。既是画龙点睛,又是对读者的吸引。 使整个文章显得眉目清晰,既避免了长篇文章给人的冗长感,又可让版面增加立体感。 引用了焦裕禄同志的原话,不但简明扼要地介绍了新闻内容,而且更好地凸显了新闻主人公的精神品质 写出了人们对焦裕禄同志的评价,帮助读者理解新闻内容 二 理事件 任务一: 快速浏览《别了,不列颠尼亚》,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用表格的形式,将“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过程展现出来。 任务二: 快速浏览《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找出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梳理这篇人物通讯的行文思路。 文章分层 对应段落 分层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任务一:《别了,不列颠尼亚》香港回归历程 时间 地点 主要事件 30日4时30分 30日4时40分 30日6时15分 30日7时45分 30日最后一分钟 1日第一分钟 1日0时40分 港督府 港督府 添马舰东面广场 亲王军营旁 交接仪式现场 交接仪式现场 中国南海 港督旗帜降下旗杆 彭定康乘车离开港督府 举行告别仪式 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 五星红旗升起 “不列颠尼亚” 离开香港 任务二:《县委书记的好榜样》行文思路 文章分层 对应段落 分层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焦裕禄处理灾情的具体工作。 全文以“榜样”作为贯穿全文的思想“红线”。 (第1—7段) (第8—16段) (第17—27段) (第28—36段) (第37—62段) (第63—71段) 写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的悼念以及兰考人民发扬焦裕 禄精神,完成了焦裕禄的遗志。 焦裕禄病危、临终前对兰考县的牵挂以及他的离世。 焦裕禄忍着病痛开会工作,最终离开了工作岗位。 焦裕禄率领的调查队经历的艰辛和取得的成就。 介绍了兰考县的“三害”,以及焦裕禄带来的希望。 任务三:品细节、体内涵 活动1 《别了,“不列颠尼亚”》报道文字虽简短,但不乏入微的细节描写,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请找并加以赏析。 活动2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鉴赏本文“以言见人”的特点,找出各部分典型的语言,并分析其作用 《别了,“不列颠尼亚”》为什么把时间精确计算到“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 香港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是一段让中国人民刻骨铭心的漫长的历史,字里行间回荡着百年巨变的沧桑感叹。 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