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一语文小说专题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 《青春之歌》(节选) 杨沫 一九三五年的冬天,北平的街头寒风凛冽。但比寒风更刺骨的,是华北危急的消息和何梅协定带来的屈辱。 十二月九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北平古老的城墙上,各大学校的学生们已经行动起来。他们不顾校方的阻挠,冲破军警的封锁,从四面八方涌向新华门。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 口号声此起彼伏,震撼着古都的天空。 林道静裹紧单薄的棉袍,挤在北大学生的队伍里。她的心怦怦直跳,既紧张又兴奋。这是她第一次参加这样大规模的游行示威。 “道静,冷吗”?旁边的王晓燕关切地问。 “不冷,心里热着呢。”林道静微笑着回答,但颤抖的声音暴露了她的紧张。 队伍行进到王府井大街时,遭遇了军警的阻拦。水龙头喷出的冷水在寒风中立即结成了冰,但学生们毫不退缩。 “同学们,冲过去!”一个身材高大的男生振臂高呼。林道静认出那是物理系的卢嘉川,学生运动的骨干之一。 卢嘉川的话音未落,军警的棍棒就落了下来。惨叫声、呐喊声、口号声混成一片。林道静被人群推搡着,几乎站立不稳。 突然,一个女学生被打倒在地,鲜血从她的额头流下,染红了手中的旗帜。林道静下意识地想要后退,但看到身边同学们坚毅的面容,她又挺直了腰板。 “保护女同学,男同学到外面来!”卢嘉川大声呼喊着,组织男生组成人墙,保护里面的女生。 林道静的心被深深震撼了。她原本以为参加游行只是一时的热血冲动,但现在她明白了,这是时代赋予青年的责任。 “道静,你还好吗?”卢嘉川不知什么时候来到了她身边。 “我,我没事。”林道静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 “别怕,正义在我们这边。”卢嘉川递给她一面小旗,“拿好它,这是我们的信念。” 林道静接过旗帜,发现旗杆上还带着温度———那是卢嘉川手心的温度。这一刻,她突然感到一股力量从心底升起。 队伍继续前进。当经过日本驻华使馆时,口号声更加响亮。林道静也跟着大声呼喊,声音从最初的微弱变得越来越坚定。 “看,那是谁的鲜血?”有人惊呼。 林道静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面白色的旗帜上溅满了鲜红的血点,在冬日的阳光下格外刺眼。那是刚才受伤同学的鲜血。 “同学们,这鲜血不会白流。”一个戴着眼镜的男生站到高处,“它告诉我们,救国需要牺牲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奉献。” 人群爆发出更加热烈的响应。林道静感到眼眶湿润了,她紧紧握住手中的旗帜,仿佛握住了整个民族的希望。 游行队伍最终在西单被军警冲散。林道静和几个同学躲进一条小巷,听着外面警笛的呼啸声,大家相视无言,但眼神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回到宿舍,林道静久久不能平静。她摊开日记本,想要记录下这一天的经历,但手中的笔却颤抖着,不知从何写起。 窗外,北风依然呼啸,但林道静的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她想起了卢嘉川说的话:个人的苦闷算什么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生命才有意义。 夜深了,林道静点亮油灯,开始阅读卢嘉川借给她的《大众哲学》。书页在灯光下泛着黄,但字里行间透出的真理之光,却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第二天清晨,当林道静走出宿舍时,她发现校园里的气氛已经不同。同学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昨天的游行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 “道静,你来一下。”王晓燕神秘地拉着她走到校园的角落,“今天晚上有个读书会,你要参加吗?” 林道静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的人生将开启新的篇章。 在去往读书会的路上,林道静又看到了那面染血的旗帜。它被同学们精心地保存在学生会的办公室里,成为激励大家继续前进的象征。 “这面旗帜,我们要一直保存下去。”卢嘉川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它提醒我们,革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