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0846

《芣苢》《静女》《无衣》联读(教学课件)-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共38张PPT)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63124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38张,上册,必修,语文,高中
  • cover
(课件网) 《诗经》篇目连读 ———《芣苢》《静女》《无衣》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诗经》等文学常识 2、掌握重章叠句、赋比兴等手法,感受先秦时期劳动人民的丰富感受。 目录 1、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先秦的劳动赞歌———《芣苢》 3、目之所及皆是你———《静女》 4、慷慨激昂的军歌———《无衣》 任务一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现存305篇。 《诗经》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诗经》 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是诗经中最有成就的部分。《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如《关雎》、《蒹葭》 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大雅为歌功颂德之作,小雅多讽刺之声。常见的篇目如《采薇》。 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分别为31、4、5篇。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 《诗经》 赋: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朱熹《诗集传》:"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比: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 兴: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 任务二 先秦的劳动赞歌———《芣苢》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芣苢,是车前草,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肥厚,着生多数须根。车前草以其独特的叶片形状和生长环境得名。车前草的花期在4~10月之间,结椭圆形蒴果,顶端宿存花柱,熟时盖裂,撒出种子。遍布于荒野路边,其嫩叶可食,全草可入药,车前子被视为有多子的药效。可以说是一种易得又多用的食物。 思考:《苯莒》诗中“采、有、掇、捋、袺、襭 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咀嚼诗意:赏析动词,分析概括两诗描绘的画面。 字 小篆 含义 纵观六个字,展现了什么劳动场景? 采 采摘 有 取得,获得 掇 拾取,摘取 捋 从茎上成把地取下 袺 提起衣襟兜东西 襭 把衣襟掖在腰带上 兜东西 采摘芣苢 越采越快 越采越多 收获满满 (劳动过程) (劳动欢乐) 思考:《苯莒》诗中“采、有、掇、捋、袺、襭 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 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掇之”,一把把“捋之”,再到手提衣襟“袺之”,掖起衣襟“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 前人说此诗,“自然生其气象”,那么这首诗,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要表达一个什么主题?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