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4249

【高考二轮】三 课内古诗词 4 选择性必修中同步练习(高中深度解读与训练习题集)-高中语文统编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44次 大小:45485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统编,语文,习题集,训练,解读
    三、课内古诗词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四)选择性必修中古诗词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燕歌行并序》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B. 描写的应是唐军出征前皇帝的重视和将士的志向。 2.C.“第六句写敌军绵延行进、来势汹汹的情景,两相对照,渲染出战前的紧张气氛”错误, 第五、六句写汉军出征的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可 以揣测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为失利时的狼狈情景作反衬。 3.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 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也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 的原因。 4.C.“直接点出”有误,这两句意为土生土长的胡雁胡儿,尚且哀啼落泪,何况远戍到此的“行 人”呢?所以是以胡雁胡儿之悲来衬托边疆将士之怨。 5. 同: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战士苦战沙场甚至壮烈牺牲的同情。 异:李诗中“空见蒲桃入汉家”还表达了对统治者好大喜功、不顾士兵死活的批判;高诗中“死 节从来岂顾勋”表达了对战士们奋勇杀敌的赞赏(或者:借“至今犹忆李将军”有力地讽刺了轻 开边衅、冒进贪功的边将)。 6.(1)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2)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3)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4)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5)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2.《李凭箜篌引》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D.“昆山玉碎”,形容乐音清脆。诗句意思是: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 凰鸣叫。 2.D. 描写音乐的表现手法错误,不是“直接描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而是侧面烘托。 · 131 · 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 —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未来教育研究成果 古诗文习题集参考答案 3.D. 本诗意境应是瑰丽奇特。 4.C.“‘石破’句一个‘逗’字将视觉转化为听觉”错误。“石破天惊逗秋雨”意为好似补 天的五彩石被击破,逗落了漫天绵绵秋雨。“逗”字将听觉转化为视觉。 5. ①描绘感受,惊心动魄。这首诗着重写“感”,写音乐给人的感受,写音乐强烈的、惊心 动魄的艺术感染力。 ②想象奇特,瑰奇绚丽。诗人借助想象的翅膀,飞向天庭,飞上神山,把自己对箜篌声的抽 象感觉借助联想转化为具体的物象,使之可见可感,引人入胜。 ③活用典故。这首诗用典灵活,将众多神话传说进行了综合加工,熔铸在诗人独特的奇峭词 句和想象中,创造了神奇瑰丽的艺术境界。 6.(1)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中国弹箜篌 (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3)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4)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5)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7.C.“突出了音乐律动下的老鱼和瘦蛟的羸弱乏力,行动艰难”分析错误。应该理解为老鱼 和瘦蛟羸弱乏力,行动艰难,但在音乐律动下居然能翩然起舞,这种出其不意的形象描写,使那 无形美妙的箜篌声浮雕般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了,突出的是音乐的效果。 8. ①形象化的比喻来直接描写乐曲。“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句中“昆山”句 是以声写声,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以形写声,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②使用了侧面烘托。“江娥”“素女”“吴质”“寒兔”等都是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对乐 声及其效果进行摹写。 ③运用典故和夸张手法。“石破天惊逗秋雨”句中的用典和夸张表现了李凭的琴声具有“惊 天地,泣鬼神”的艺术魅力。 ④章法奇异。前四句,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时间和地点一前一后,突出了乐声,有着 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炼字。比如“颓”原有消沉的意思,此处形象地描写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 一刹那凝滞的情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