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4253

【高考二轮】一 文言文 1 必修上文言文同步练习(高中深度解读与训练习题集)-高中语文统编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8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88982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高中,文言文,解读,统编,语文,习题集
    一、课内文言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课内文言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必修上文言文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劝学》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C.A.“知”通“智”。B.“有”通“又”,“暴”通“曝”。D.“生”通“性”,资质,禀赋。 2.C.A.“輮”通“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B.“生”通“性”,天性。D.“有”通“又”, “暴”通“曝”,晒。 3.C. 古今相同。A. 金属制成的刀剑等。B. 以(之)为,把……做成。D. 托身。 4.B. 名词作动词。ACD名词作状语。 5.D.A.“日”名词作状语。B.“上”“下”名词作状语。C.“水”名词作动词。 6.C.A.“輮”意为:使……弯曲。B.“疾”意为:强。D.“备”意为:具备。 7.D.A. 强大、势力过大。B. 勉强。C. 有余。D. 健壮,强壮。 8.A. 例句和 A都是“远看”。B. 指望。C. 盼望。D. 农历每月十五。 9.D. 虽:即使。 10.C. 砺:磨刀石。 11.C.A.“輮”:使……弯曲。B.“劝”:勉励,鼓励。D.“备”:具备。 12.D. 神明:人的智慧。 13.B.A. 连词表并列。C. 连词表转折。D. 连词表顺承。 14.D. 句末语气词,表陈述。A. 代词,指人 / 语气词,用于主语后,引出原因。B. 兼词,于 此 /陈述语气。C. 助词,的 / 定语后置标志。 15.D. 例句和 ABC项都是定语后置句。D. 主谓倒装。 16.C.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A.为宾语前置。B.为状语后置。D.为固定句式。17.B.A.本义。 C.1、2 段谈学习的重要性,3谈学习的态度和方法。D. 战国末期赵国人。 18.B. 句意:当时枢密院有人不喜欢如此,多次从中阻挠,辛弃疾却做得更尽力,终于没半 途而废。建军的费用上万计,辛弃疾善于筹划,每件事都很快办妥。“不乐之者”是“有”的宾语, 其后断开。“沮挠”,阻挠,固定词语,之间不断开。排除AC。 19.D.“‘迁’是削降职”错误。……… · 001 · 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 —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未来教育研究成果 古诗文习题集参考答案 20.(1)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期限,不抓到他,再赴死也不晚。” (2)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辛弃疾趁机谈了南北形势,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 采纳。……… 21.(1)参加了由耿京领导的声势浩大的起义军,并担任掌书记,力劝耿京作南归决断。 (2)杀叛贼僧人义端,突袭几万人的敌营,生擒张安国,交给南宋朝廷处决。 (3)写《九议》《应问》三篇和《美芹十论》献给朝廷,分析利弊。 (4)主政湖南时,受命创建了“飞虎军”,成为当时各地方军队中最精锐的一支队伍,备 战时之需。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当初(辛、 党)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 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 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 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 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一天晚上,义端窃得 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期限,不抓到他,再赴死也 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行动抓住了他。义端(用计)道:“我知 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希望你不要杀我。”辛弃疾(并不理会),仍斩下 义端的头颅,回到义军中,耿京更加看重辛弃疾。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 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 耿京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