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554254
【高考二轮】三 课内古诗词 3 选择性必修上同步练习(高中深度解读与训练习题集)-高中语文统编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46927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高中
,
统编
,
语文
,
习题集
,
训练
,
解读
三、课内古诗词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句,将连绵起伏的山峰比作“飞虎腾龙”,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苍穹为顶,群山作壁” 等句,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使用了对偶的手法。“伏虎山孤峰崛起,一柱擎天”,是说伏 虎山孤峰托天;“进入石门,两侧壁立千仞”,是说山峰像墙壁一样陡立,这是使用了夸张手法。 本段中没有借代、排比和比拟。 8. ①原文将两个内容分开表述,且用“是”字句强调了奇山秀峰、怪石异水对于成就石门洞 的绝美风情和奇幻意境的重要作用;②原文为整句。句式精工,朗朗上口,具有形式上的整饬美 和声韵上的音乐美。 9. 世间最大的天然洞府了………………吸引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三)选择性必修上古诗词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无衣》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B.A.“《无衣》是产生于楚地的民谣”说法错误,此篇出自《国风·秦风》,因此可知是产 生于秦地的民谣。C.“《诗经》想象奇特,是一部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说法错误,《诗经》语 言丰富,内容古朴,现实感强。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D.“与 法家并称‘显学’”说法不当,墨学在当时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2.D.《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 3.B.“这三个词运用了比兴手法”错误,“比”是比喻,“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而“戈矛”“矛戟”“甲兵”是写将士们磨刀擦枪,舞戈挥戟,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情形,不 存在比喻,也并没有言他物。 4.C“. 第三章诗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与上文不同,主要强调了一同出发这一愿望” 错。与前两节表达的感情相同,都是表达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 5.D.“语言古朴雅丽”说法错误,《秦风·无衣》语言质朴无华,不加修饰,所以并不“雅丽”。 6.A.“有力地展现这次行军的环境特点”表述错误,应该是“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 境气氛”。 7《. 从军北征》小着情语,却处处达情,以形传神,借景抒情,景象凄凉,如“天山雪后海风寒”, 笛声幽咽,如“横笛遍吹《行路难》”,令人神驰意伤,将征人望乡思归的衷怨,表现得淋漓尽致。 《秦风·无衣》这首诗描绘出战士们齐心备战同仇敌忾的场景,并以“赋”的表现手法加以强 调,更渲染出了威武雄壮的气势,“同袍”“同泽”“同裳”凸显了战友之间淳朴真挚的情感, · 127 · 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 —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未来教育研究成果 古诗文习题集参考答案 表现出将士们齐心协力,奋勇杀敌的精神。 8.(1)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2)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3)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2.《春江花月夜》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C. 相闻:互通音信。 2.C.A. 抓住“共潮生”。B. 抓住“孤月轮”。D. 抓住“落月复西斜”,三项分别表明了月 亮的升起———高悬———西斜,突出时间的变化。C. 表明月光的皎洁。 3.D. ①句,“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出自宋朝无名氏的《九张机》,根据“千 丝万缕相萦系”,对应的应该是“织布”,排除AC两项。②句,“女采莲江北岸,轻桡短棹随风便”, 出自北宋词人晏殊所作的一首词《渔家傲》,根据“轻桡”“短棹”可判断出所写的运动是划船。 排除B项。③句,“数尺丝纶垂水中,银钩一甩荡无踪”出自明朝解缙的《无题》,根据“丝纶 垂水中”“银钩一甩”可判断出该句所写的运动是“钓鱼”。④句,“眼中何有百步的,强干惯 使千年柘”,出自明代徐祯卿《观田魏二廷尉射歌》,其中“千年柘”是指弓箭,再结合“百步”, 可以推断此句是写射箭。 4.D. ①句根据“迟日”判断为春,②句根据“西风”“人比黄花瘦”判断为秋,③句根据“小 荷翻,榴花开”判断为夏,④句根据“六出飞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考二轮】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文言文归纳要点答题技巧(高中语文课文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解析版(2025-11-26)
【高考二轮】第三部分 第二章 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高中语文课文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解析版(2025-11-26)
【高考二轮】第二部分 第四章 一词多义(高中语文课文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解析版(2025-11-26)
【高考二轮】第三部分 第三章 诗词常用景语和对仗词(高中语文课文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解析版(2025-11-26)
【高考二轮】第二部分 第十二章 古代文化知识(高中语文课文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解析版(2025-11-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