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4554260
【高考二轮】三 课内古诗词 5 选择性必修下同步练习(高中深度解读与训练习题集)-高中语文统编版(含答案)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2次
大小:113288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高中
,
统编
,
语文
,
习题集
,
训练
,
解读
三、课内古诗词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4)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五)选择性必修下古诗词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氓》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C.A.“莫”同“暮”,晚。B.“于”同“吁”。C.“匪”同“非”,不是 /“圜”同“圆”。 D.“道”同“导”,引导。 2.C. 耽:沉溺。 3.D.A.“贫”为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B.“二三”为数词作动词,有时二,有时三。 意思是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C.“夜”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4.B.A.①就,表承接;②动词,到达。B.①②都是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① 连词,来;②介词,把。D. ①动词,说话;②助词,不译。 5.C.A. 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达到某种程度。 B. 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 C. 贸丝:古今意思一致,都是换丝的意思。 D. 三岁:古义,泛指多年;今义,指年龄。 6.B.“用了赋的手法”错误,这一句用了“比兴”的手法。 7.A.“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8.(1)凤兴夜寐……………靡有朝矣(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3)匪我愆期……………子无良媒(4)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5)信誓旦旦……………不思其反9.D.“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错,这是比兴手法, 引出后文女主人公对婚姻的思考,不是“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陶醉之情”。 10. 两处比兴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噬鸠兮,无食桑甚”“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结构上的作用:①在叙事中插入比兴句,使叙事暂时中断,这样就避免了叙事的平铺直叙, 一览无余。 ②所插入的比兴句在内容上又起了暗示作用,读者能从中意识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满, 因此,叙事的线索似断实连。 ③诗的前半部分写婚前,后半部分写婚后,中间的比兴起过渡作用。 · 135 · 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 — —深圳市高级中学高中园未来教育研究成果 古诗文习题集参考答案 11.B.“有重复单调之感”错,重章叠句是《诗经》的常用手法,有着韵律美和节奏感。 12. ①以“桃之天天”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 ②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 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家族兴旺。 ③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2.《离骚(节选)》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1.C.A. 浩荡:古义,荒唐,没有准则;今义,水势大 /形容广阔或壮大。 B. 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 C. 杂糅:古今都指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D. 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2.A“. 又申之以揽茝”的意思是又因为我采集白芷而给我加上罪名。其中“申”:作动词,译为“加 上”。 3.B.“虽”是转折连词,译为“虽然”,用于已然状态。其余三项中的“虽”都是让步假设 关系的连词,意为“即使”,用于未然状态。 4.D.“《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叙事诗”错误。《离骚》是我国第一部长篇抒情诗。 5.A.“自汉武帝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错,应该是:自秦始皇起,“朕”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6.C.“诗人借外表的奇异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这是诗人的一种内心发泄方式”说法错误。“高 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是诗人在反思自己走过的路之后,没有畏惧邪恶,而是更加坚定 了守节和追求理想的决心,“高余冠”“长余佩”更是明确表达自己态度的行动。因此,并不是 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更不是为此采取的内心发泄方式。 7.B.A. 开头两句诗人“太息”“掩涕”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诗人难以排解的极 度苦闷的心情,分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考二轮】第二部分 第四章 一词多义(高中语文课文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解析版(2025-11-26)
【高考二轮】第三部分 第二章 高考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高中语文课文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解析版(2025-11-26)
【高考二轮】第三部分 第三章 诗词常用景语和对仗词(高中语文课文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解析版(2025-11-26)
【高考二轮】第二部分 第十一章 文言文归纳要点答题技巧(高中语文课文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解析版(2025-11-26)
【高考二轮】第二部分 第十二章 古代文化知识(高中语文课文古诗文深度解读与训练)-解析版(2025-11-2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