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5626

【二轮复习】第三部分 第一章 小说基础知识(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

日期:2025-11-26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16087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语文,阅读,文阅读,现代,高中,二轮
  • cover
丨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导与练丨 第三部分 小说阅读 第一章 小说基础知识 一、小说的概念和种类 小说就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 体裁。按照篇幅长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 二、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的典型人物形象反映 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之分。根据能否表现小说 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 情节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情节的结构:(序幕)- 开端 - 发展 - 高潮 - 结局 -(尾声)。 环境是指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 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 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进行描写。 三、小说的情节结构 1. 小说情节概括 (1)基本格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 (2)按时间: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高潮往往是矛盾冲突最激烈最尖锐的阶 段。《最后一课》:上学路上———上课之后———上课经过———宣布放学。 (3)按空间(场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 场———山神庙复仇。 (4)按线索:人、物、事、情等。《清兵卫与葫芦》,弃葫芦———痴葫芦———玩葫芦———卖葫芦 (物线)。《我的叔叔于勒》: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情线)。 (5)从某个角度概括示例:《枪口下的人格》从主人公贝尔蒂的角度概括,俘敌———护敌——— 被俘———脱险———赴死。 (6)概括格式:小说以……为线索(或“围绕着……”),先写……,再写……,最后写…… - 130 - 丨第三部分 小说阅读丨 2. 小说结构特点 (1)单线结构 (2)双线结构 ①明暗线:显隐结合,摇曳多姿———鲁迅《药》 ②双主线:花开两朵,各表一 枝———《失街亭》 ③主次线:主次偕行,相辅相成———《最后一片常青藤叶》 明暗双线的好处: 一明一暗(一显一隐)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交叉推进,平行展开,相互呼应,彼此映照),形 成“悬念”,使故事情节生动(紧凑集中),跌宕有致(引人入胜,曲折紧张);更好地塑造……人 物形象;突出小说……的主题。 (3)一波三折式结构(摇摆式结构):大多数小说情节运行并不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往往会在 发展或高潮处横生枝节,使情节发生波折,这就出现了情节的摇摆。情节的摇摆往往赋予小说更为 摄人心魄的魅力。 (4)欧亨利式结尾(突转式结尾):指小说的结尾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因美国欧·亨 利最擅长这种结构,故称“欧·亨利式”。作者在结尾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这一真相又符合情 理,结尾的突转增加了小说情节的生动性。分析时,一要分析其结尾的出人意料,而要分析其结尾 的合理性(即分析前文的铺垫、伏笔、暗示等)。 (5)延迟式情节: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 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体现小说的结构张力(使小说故事富有张力),比较典型的 小说就是《牲畜林》。 (6)蒙太奇式。也叫“镜头组合式”,即运用电影蒙太奇组接法,把几个有内在联系的镜头或 场面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有机完整的结构。几个镜头的衔接,能造成一种意境,表达出作者的思 想。 (7)横断面式。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 空间。如《半张纸》。 (8)意识流式。即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它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