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4556050

河南省新乡市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联考政治试题(A)(PDF版,含解析)

日期:2025-11-2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8次 大小:2672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河南省,政治,PDF,试题,联考,新乡市
    2025-2026学年高二11月联考 思想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1.C【解析】数字产品的价值实现取决于其自身的属性、功能和人的需求,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自身的属性与功能,①错误。材料 说明数字时代给老年人生活带来的影响,未体现引导老年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④与题意不符。在数字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如何 让银发族不被落下,已成为一道亟待破解的民生课题。可见数字产品生产应遵循规律,进行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 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②③正确。 2.C【解析】鼓励他们在基层实践中锤炼本领、增长才干,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注入青春动能,呼应“服务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 传递了青年投身基层、担当社会责任的正向导向,体现了正确价值观的指引,②正确。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前往乡村一线 进行岗位实践,为现代化洛阳建设注入青春动能体现了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③正确。社会提供的客观条 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①错误。人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④错误。 3.B【解析】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①④符合题意。物质财富是人类文明 发展进步的基础,而非源泉,②排除。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③排除。 4.A【解析】文化的巨变源于经济的底气,经济发展了,国家用在文化建设上的资金充足了,体现了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 础,①正确。群众文化生活的选择多了能够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状况,②正确。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并非物质条件差,精神文化就不 可能搞好,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也并非简单的“亦步亦趋”,③④错误。 5.A【解析】教育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关键路径,但并非根本路径,②错误。材料不涉及传统文化不可避免 地存在陈旧过时的东西或已成为糟粕的东西,④不符合题意。杂技的学术研究机构和史料整理工作长期缺失,古老杂技要进一步实 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③正确。教育具有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作用,①正确。 6.D【解析】向世界推广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有利于提升外国受众对中华文明标识的认识和理解,②正确。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有 利于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④正确。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 性”和“消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说法错误,排除①③。 7.B【解析】“科技+艺术”的融合,让世界看见中华文明在数字时代的鲜活生命力,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的基因在 创新中延续,①④正确。文化并非只有同科技融合才具有价值,②错误。AI与飞天相遇的目的不是要吸收外来有益文化,而是通过 科技赋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播与创新传承,③排除。 8.C【解析】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供给主体是政府,①排除。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缩小城乡文化发展的“差距”,而非消除城 乡文化差别,“差别”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无需也无法消除,③排除。发展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② 正确。文化原创力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人才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支撑,④正确。 9.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以推断,甲国是总统制共和制,乙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政 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接受议会的监督: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的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总统只对选民负责,不对议会负 责,①②正确。实行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国家,首相是政府首脑,不是国家元首,③排除。两国政体的核心差异体现在“权力结构”而 不是“国家结构”方面,④排除。 10.D【解析】艰辛探索长期奋斗的成果、从中国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